第94章 筝94章

大伯在兴安读高中那三年和在南宁上大学的四年,多亏了大姑奶奶每年给他做一双布鞋穿。

大伯对珍贵的布鞋爱惜得不得了,只是每天洗完脚后,穿着它去上床睡觉。在学校里也好,在家里也好,都是打着一双赤脚。

大伯的同学们,大多数都是农村子弟,在县城的高中也好,在南宁的广西大学校园里也好,许许多多年轻的学生们,都是打着一双赤脚走过自己的求学岁月。

还有一部分人为了省出钱来买笔买本子,一天只吃两顿甚至一顿饭。

现在讲起来,有的人恐怕都不会相信,堂堂一个省级重点大学,竟然有许多学生穷得连鞋也没得穿。

直到1964年本科毕业参加工作后,大伯生平第一次花钱买了一双鞋穿。

我上大学期间,大伯常常回忆过去的艰苦生活,他的衣食住行依然朴实无华。

有一次,在南宁读卫校的大表姐向大伯借50元钱应急。大伯送她出了单位大门,目送她离去。

在街道转角处,大表姐伸手招了一辆“的士”回学校,大伯见了直叹气。

他对我母亲说:“老娣仔(指我姑妈)这个大女儿娇生惯养,花钱大手大脚的,怎么得了哦?坐公交车一块钱就可以到她学校,打‘的士’要四五块钱,我都舍不得花这么多钱啊!近的地方我都是走路去的,能省一块是一块……”

1972年,我母亲在高中看到部队的教官穿着解放鞋,觉得很是新奇。那时候还没有解放鞋卖,部队穿的衣服鞋子是国家发的。

供销社里有布鞋、帆布运动鞋、水胶鞋、皮鞋卖,但是只有拿工资的人或者农村里特别富裕的人才买得起。

1980年前后,市场上有解放鞋和塑胶凉鞋卖了。

刚开始穿着解放鞋上山做事时,大伙都不习惯,总感觉滑溜溜的走不稳。后来慢慢地摸索出了经验,把脚放横点就好走得多。

解放鞋经久耐穿,比起只能穿一天两天、打起来又费工费料的草鞋划算得多,慢慢地在农村普及开来。

分山到户、分田到户后,大家手上宽松了,夏天开始穿起塑胶凉鞋来。

1963~1964年,我母亲学会了做布鞋。只是没有人指导,做不起别人那么好。

大人小孩的衣服,慢慢也学着自己会做了。我们三姐弟小时候的衣服裤子,很多都是母亲拿大人的旧衣服改成的。

也许是祖父的遗传吧,母亲在高中时代射击成绩是优秀。高中毕业回村后成为基干民兵,公社每年组织集训时可以真枪实弹打靶。

有一年,驻地部队和基干民兵进行切磋、交流。起初上场的基干民兵们,一个个都不是部队的兵哥哥们的对手。我母亲一上场就打出了最好的成绩——三个十环,一个九环,一个八环。

部队的领导把手底下的兵们一顿猛批,说他们天天实弹练习,打不出基干民兵的水平,连个炊事员都比不过,认真练习了没有?以后国家有事需要你们上战场,怎么保卫祖国?怎么保卫人民?你们羞也不羞……

弄得我母亲十分羞愧和不安,她自己也想不到会打出这么好的成绩,连累得那么多兵哥哥们挨骂,吃了一顿“鸟肉”(批评)。

她又不能去叫部队的领导不要斥责他们,只好跑开到一边躲起来。

直到现在,我母亲提起此事,仍旧自责,觉得对不起那一批兵哥哥们。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