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7章摘芽一

皇穹垂象,以示帝王;

紫微之则,弘诞弥光。

天帝所居的紫微星座,对应着世上皇帝所居的皇宫。

大明光武皇帝居住的紫禁城内,正当中有池名“太液”。太液池畔,有座小楼孤孤单单的伫立着。

此楼名为“紫光阁”,名字与天上的紫微星相对。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一幢小楼, 像极了住在乾清宫里的那位孤家寡人。

这座小楼,周围皆是平地,原先是皇帝检阅将士骑射的场地。后来,朱亨嘉在幕府山下建了演武场,便将此处作为了修身养性、钓鱼摸虾的好去处。

自古帝王无小事,明面上这紫光阁是皇帝休闲娱乐的地方, 可若真以为阴狠毒辣的光武帝到这里来, 只是为了修身养性的,未免也太天真了些。事实上,因为爱这里僻静、保密性好,皇帝很多见不得光的脏事、丑事,都是在这里部署的。

今日轮值的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何亮。他是宫里的老人了,秉性忠贞、一向敏于事而讷于言。

“公公,锦衣卫都指挥使马吉翔、都指挥同知赵大喜,在阁外候见”,何亮正站在太液池畔侍奉皇帝钓鱼,内侍来报。

闻言心里一跳,这二位一来,准有大事发生!忙蹑手蹑脚地走到正坐在龙椅上、专心钓鱼的皇帝身边,禀告道:“陛下,马吉翔、赵大喜来了”。

“让他们进来吧”, 朱亨嘉淡淡地说道, 扔掉鱼竿,往楼上走去。

一阵大风刮过,吹得湖边竹叶哗哗响,山雨欲来风满楼。

??

“臣等参见陛下”,马吉翔、赵大喜二人入至阁中, 规规矩矩地施礼。

“平身,赐座”。

朱亨嘉下完令,瞄了二人一眼。

但见那马吉翔,仪表堂堂、生就一副仙风道骨,不像特务头子,倒似神仙中人。

相貌憨厚的赵大喜,坐于马吉翔身后, 恭恭敬敬地用半个屁股挨着椅子。他本是靖江王府校尉出身,为人最是义气、重情谊。朱亨嘉想提拔老人, 同时也为了在锦衣卫中多布个眼线、制衡马吉翔, 便擢其为锦衣卫都指挥同知。

打量完二人,一代大帝开了金口:“马卿, 赵卿, 朕让卿等搜集那四个人写的书稿,可收集全了吗?”

“陛下, 彼等的书稿,臣皆搜集完毕,重要地方都用蓝笔勾出, 请您过目”,马吉翔不露声色地命人抬上书稿,足有一大筐。他老奸巨猾,不直接发表观点,只是默默地执行皇帝的命令。这一点最令朱亨嘉满意,锦衣卫嘛,就应该是部机器,不需要有思想,只需要照朕的意思办事便可。

“陛下,那四个腐儒真是胆大包天,写的那些文章,尽是些大逆不道之言。臣读完以后,义愤填膺,恨不得把他们拖下去,痛打一顿才好”,赵大喜用愤愤地语气表达着忠心。他是靖江王府校尉出身,自然懂得自家主子的喜恶,忙不迭地跳出来表忠心。

只是这般的迫不及待,和风轻云淡的马吉翔相比,高下立判。

朱亨嘉赞许地给了赵大喜一个笑脸,心中却感叹:这个赵大喜,忠心倒是忠心,只是能力和城府和马吉翔比,却差得远呢。不由得对马吉翔又高看了几分。

赵大喜浑然不觉,反心中暗喜:今儿个自己主动在圣上面前表忠,可算是压了那马吉翔一头。他和前任锦衣卫都指挥使陶成皆是靖江王府的老人,关系甚好。陶成中了马吉翔的暗算、被流放出京后,赵大喜便与马吉翔结了仇,明里暗里总想与他斗上一斗。这种局面也是皇帝乐见的,锦衣卫何等重要!高层之间存在矛盾,才不敢合起伙来欺瞒朕!

??

他们口中的那四个人,可不是寻常人物,乃是朝廷重臣、士林领袖、大明朝民主主义的启蒙思想家,被称为“四先生”的存在。

头一位,便是大明督察院右都御史黄宗義,浙江余姚人,字太冲、号南雷,人称“梨洲先生”。

第二位,乃是大明保定巡抚王夫之。王夫之,湖广衡阳人,字而农,号姜斋,人称“船山先生”。他出身于名门太原王氏,兄弟三人皆得到光武帝重用,大哥王介之被封乌斯藏巡抚、二哥王参之被封天北巡抚,一门三巡抚,家世显赫。

第三位,乃是朵甘巡抚唐甄,四川达州人,字铸万,号圃亭。因为才华横溢,被首辅关守箴引为智囊。

第四位,最具传奇色彩,便是那投笔从戎的顾炎武。他本名顾绛,字宁人,人称亭林先生,南直隶昆山人。一开始在家中埋头做学问,清兵入关后,积极地投身于反清复明运动中。最后弃笔从戎,前些日子,因为在叉力失之战中立下战功,被授参将。

此时的大明朝,因为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各种民主、自由的思想,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又由于造纸、印刷术的普及,纸张的价格降低,这些先进的思想被大量刻书传播、誊写摘抄,传到了大明的各个角落。

朱亨嘉来自后世,深知民主自由思潮的传播对皇权的危害。只要是人,就没有不向往民主自由、厌恶独裁专制的。民主思想一旦传开,便再也遏制不住。想当年,辛亥革命一声炮响,轻而易举便推翻了清王朝的铁桶江山。

他虽然来自后世,却没有一点在大明搞民主、建立共和国的觉悟。屁股决定脑袋,自己已经是皇帝了,天下至尊、唯我独裁。多好!国家的银子,朕想怎么花便怎么花,不叫贪污,叫御用;天下的美女,朕随便选秀,想睡谁便睡谁;有人敢触怒朕,朕说杀便杀了,管什么法不法的,朕的话比法大!

一旦实行了民主自由,这些可都全没了!这天下将不再是朕一人之天下,而是全天下人之天下。这怎么行?朕要独裁!要以一家一姓凌架于亿万百姓之上!谁敢抢朕的权力,朕便灭了他!

权力使人膨胀的同时,也使人变态。此时的朱亨嘉在至尊皇权的诱惑下,已经堕落成了独夫民贼。

无奈大明朝搞民主自由,是有优良传统的。

当年顾宪成等人在东林书院讲学议政的时候,便认为兴学校以教天下是治乱之本,学校教育对上有正君正职官的作用,对下则有“洽于乡里”使“民易使”的效果。他们主张在野之士广结盟社,兴书院,造成一种以学校议政监政和改变社会的风气。

这样一搞可不得了,大明朝到处都兴起了结社结党之风。虽然因为东林党与齐党、楚党、宣党、昆党、浙党互相争斗,搞垮了大明朝,但也的确有效限制了皇权,使封建帝王不敢为所欲为、无法无天。

东林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民间各种文社不断涌现。表面上看,都是一些在文学方面有共同爱好的人组建的社团,什么复社、云间几社、江北南社、惊隐诗社等等。实际上,他们不仅作诗词,也参政议政。

比如那复社,在张溥、张采的带领下,如日中天,操控科举,干预政治,没事就举办个什么“雅集诗会”,公开辱骂朝廷。崇祯年间,一共发起了二十多次集会,每一次都闹的天下震动,逼得崇祯帝敢怒不敢言!

再比如那惊隐诗社,以反清复明为己任,多次筹划起义,真的是国家忠良!

反清复明期间,朱亨嘉需要得到这些文社的帮助。可如今国家一统,自己称了帝。这些具有民主萌芽期思想特征的文社,便成了自己唯我独尊的最大障碍了。

“哼哼,既然尔等尚处于力量并不强大的萌芽期,朕将这自由民主的小嫩芽摘了便是”,一代大帝自言自语,狞笑着露出了戾色。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