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天北十八

阿勒泰城内,噶尔丹紧皱着双眉,独自在沉思,若草原上的一头孤狼。

他的处境很不妙。南线,李成爵与王国勋合兵后,联军三万余往北杀来;北线,明军李如碧部以蒙奸辉特部的厄勒丹台什、准噶尔部的楚琥尔乌巴什为先锋,领兵两万往南杀至。

最可气的是那楚琥尔乌巴什,身为准噶尔部的台吉,居然数典忘祖、认贼作父,被明廷封为阿勒泰伯,在明朝的支持下,居然又招募了两千残兵败将,和厄勒丹台什一起充当进攻准噶尔的马前卒。

仗是避免不了了,剩下的便是怎么打的问题。

噶尔丹决定:集中兵力,先打北边的明军李如碧部。

南北两路明军,南面的李成爵、王国勋部多为明军的正规部队,装备好,战力强;北面的李如碧部,正规明军不过八千,其余皆是内外蒙古各部的联军,战力相对较弱,在他看来,属于好捏的软柿子。

他集结了三万五千兵马于阿勒泰,准备北伐,只在南面留了万人,迟滞明军。

时间,最关键的便是时间,必须抢在南面的敌人抵达前击溃北面之敌!噶尔丹暗暗下定了决心。

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北面的明军比他想像的更弱。李如碧打下科布多,征服了杜尔伯特、辉特、和硕特大大小小数十个部落,不得不留下数千兵马驻守,他南下的两万兵马,只有六千本部老兵,其余皆是内、外蒙古各部的联军,其中还包括楚琥尔乌巴什收拢的两千残兵败将。

接到陈邦彦的军令,李如碧明知兵力不足,也不敢违抗,只能硬着头皮南下。谁都知道,这位陈督宪可是位狠人,当年只带了八百骑入川,便杀得四川藩镇人头滚滚;这几年担任蒙古总督,又把不听话的蒙古贵族,几乎杀绝了。敢违抗他的军令,除非是脑袋不想要了!

李如碧率军来到了阿尔泰山,翻过这座山便是准噶尔军驻扎的阿勒泰城。

各种关于准噶尔军的情报传来,李如碧越听脸色越沉重,眼前的敌人至少有三万多人,而且多是精兵。草原上到处流传着关于这位温萨上师的神话,英明、睿智、勇敢、顽强,还有一颗大慈悲之心。事实便是如此,大明朝眼中桀傲不驯的胡酋,在准噶尔牧民的眼中却是民族英雄。明军一路南下,收获的都是准噶尔“阿寅勒”(牧户)们仇恨的目光。

兵微将寡还不得民心,这个仗可怎么打?

李如碧下令在阿尔泰山的奎屯峰驻扎。阿尔泰山,蒙语的意思为“金山”,山中有金矿,民谚有:“阿尔泰山七十二条沟,沟沟有黄金”之说。

李大帅没找着金子,只看到了无穷无尽的冰川。这里的喀纳斯冰川和喀纳斯湖,后世相当有名,传说湖中有水怪。有没有水怪不知道,但是白熊是一定有的,体重是老虎的两倍,直立的身高可达一丈多,凶猛无比。

李大帅没想出破敌之策,只能无聊地登山,欣赏雪景。

“嗷~嗷~嗷~”

山谷中传来了隐隐的怒吼声,是白熊在咆哮。

“哼,畜牲也敢撒野!”

他取出弓箭,朝吼声传来的山谷射去。这么远的距离,又瞧不见目标,其实是射不着的,但说也奇怪,冥冥中似有灵性,白熊的吼声居然停止了。

“算汝这畜牲识相!”

李如碧乐得哈哈大笑。光武帝喜欢写诗,麾下的文臣武将便个个成了诗人。李大帅虽是反贼出身,肚中没有多少墨水,可也是作得诗的。当下来了兴致,提笔写道:

《猎熊》

打完山西战漠西,

奎屯峰中猎熊罴。

哪个畜牲敢猖狂,

吃俺一箭射过去。

写完诗,笑问陪同的诸将:“本帅的诗作得如何?”

林俊奇、霍达、包罗、图巴色棱诸将面面相觑。

副将敦拜本是满洲降将,归明后一直努力与明军嫡系将领搞好关系,见状忙道:“豪迈!大帅此诗作得有英雄气!”

诸将如梦方醒,纷纷红着脸紧跟着吹捧,“大帅乃大英雄、大豪杰,方能作得此英雄诗!”

人捧人,会飘!

李如碧愈发得意,笑道:“本帅最见不得那些酸文人舞文弄墨的酸样子。作诗有啥了不起的?读得溜口便可。本帅的兴致若来了,一天能做十余首”。

正乐呵着享受做大诗人的愉悦,忽有部下来报:“禀大帅,哨探在对面的山上抓住了几个敌人的探子”。

“敌人的探子?说说看,怎么回事?”

“禀大帅,那几个人一直朝对面的山崖攀登,分明是想居高窥探我军军情”。

“哦?”

李如碧来了兴致,喝道:“将探子押上来”。

??

几个身着皮帽皮祆、满脸沧桑的“探子”被五花大绑的押了上来。

“说,噶尔丹派汝等来做什么?都刺探了哪些军情?”副将林俊奇喝问道。李如碧端坐中央,悠闲地喝着茶,审问这种事,没必要大帅亲自做,自有部将承担。

“冤枉啊,将军,小人等不是探子,只是本地的驯鹰人而已”,年纪最长的老探子答道。

阿勒泰一带生长着一种罕见的鹰,翅膀上各有一片对称的白羽毛,体格巨大健壮,凶猛无比,速度和力量远超于普通的鹰,连狍子、羚羊都能抓,被称为“鹰中之王”。

这种鹰叫“金雕”,有人也把它们叫做“金鹰”。当地的蒙古人和哈萨克人都喜欢驯化此鹰捕猎。

“胡说”,林俊奇喝道:“蒙古人抓金雕咱也见过,都是在山脚设下诱饵张网捕捉,尔等跑到山顶做甚?”

“将军,小人等乃是哈萨克人,并非蒙古人。蒙古人驯的是成年的鹰,在山下张网捕捉即可;哈萨克人驯的是幼鹰,需攀到山顶,从鹰巢里掏出小鹰驯养”。

听老探子如此说,李如碧来了兴趣,“汝给本帅说说,尔哈萨克人是如何驯鹰的?”

“大帅,这金雕乃鹰中之王,喜欢独居,天性孤傲凶猛。捉小鹰时,需趁母鹰不在附近,攀爬到鹰巢捉之。然后,留下雄的,带回雌的小鹰驯养”。

“咦?为何只取雌鹰?”

“雌鹰的力量远大于雄鹰,能抓大的猎物,雄鹰力小,抓不了大猎物,驯之无用”。

“哈哈哈”,李如碧乐得合不拢嘴,“原来这鹰和人不一样,阴盛阳衰,阴盛阳衰啊!哈哈哈!”

“哈哈哈”,诸将皆捧腹。

等他们笑完,老探子才战战兢兢地说道:“抓回雏鹰后,便是‘熬鹰’了。准备一只牛皮做的“鹰帽”,扣在鹰头上,遮挡住鹰的双眼,让它们无法伤人;用牛皮手套,护住手臂;再做一个牛皮绳做的脚绊、桦树杆削成的支架,在马背或手套上固定、牵制鹰的行动。熬鹰期间,每天起床后给鹰去掉鹰帽,架于手臂上,在家中四处走,让鹰尽快习惯周围的环境。只给它们喂很少的食物,等鹰又饿又困,就立马摇晃它,不让它们睡觉。如此,经过十天半月后,鹰的锐气失去后,便可以用来捕猎了”。

“熬鹰?”

李如碧的眼睛忽然睁大了,吼了声:“妙哉!”

诸将不解,“大帅何故称妙?”

“本帅已有破敌之策”。

李如碧环顾诸将,笑道:“那噶尔丹臂如这鹰,看着凶猛,但只要将他的锐气磨掉,便好对付了。我军南北两路而来,噶尔丹集大军于北路,南路必然空虚。其定然想趁我南路军抵达前击败我军,因此利在速战。呵呵,他急咱不急。本帅便依托这崇山峻岭,慢慢地防守,慢慢地熬他。他无计可施下,必然心慌意乱、露出破绽。到时候,败之不难矣!”

“大帅妙计!”

这一回,诸将心悦诚服地发出了声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