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百姓举报

两人面面相觑,都看到对方眼中难掩的恐惧。

杜仲谦咬牙道:“既如此,只能孤注一掷!否则真要落得满门断子绝孙的下场!”

李敬文点头道:“就是!舍生取义来抗争,也要让皇上知难而退!”

于是两人商议要发动地方势力,与皇上的改革势力对抗到底。

哪怕不敌也要拉皇上下水,誓不罢休!

而皇上杨俨还在御座上沉思,他相信只要坚定决心,这场变革的硝烟终将散尽。

没有任何旧势力可以阻挡时间车轮的前进!

我大隋的明天,一定会更加光明璀璨!

大隋吏治改革进入实质阶段,杨俨下诏在全国主要城市开始建立廉政评议机制的试点。

各地设立评议所,由百姓直接向其反映地方官员的廉政表现。

评议结果将与官员的考核直接挂钩。

长安城中,民众们纷纷前来新成立的评议所反映情况。

张大娘怒气冲冲地说道:“我们村的县令杨才贪得无厌,动不动就抽我们银两,已经忍无可忍了!上次我家莫名其妙少交了十两白银,这厮就派人抄了我家的房子,要我父老娘老睡大街!”

李老汉也呛声附和道:“就是啊!去年我家小儿子摘梨子摔断了腿,我跪地求他开药单救命,他不但嫌麻烦没给处方,还说是我教子无方,故意敲诈他!“

评议所官员耐心倾听,一边摇头叹息,一边仔细记录百姓的控告和评议。

官员心里暗想,这些黑心县官做法真是恶贯满盈,亏他们还能端着官威压榨百姓!

幸亏圣上发动改革,要将这些贪官污吏一一清除出仕途,令百姓再不受苦害。

与此同时,在杭州衙门中,知府李公明正焦虑地踱步。

李公明自语道:“这评议所让百姓直接举报官员,简直是对我的威严的践踏!什么张大娘、李老汉,区区杂毛,也敢来指手画脚,对本官下属好恶评价,太不自量力了!他们这是公然挑战县衙的权威,必须打击遏制,方可杜绝此等风气。”

师爷魏明劝慰道:“知府息怒,我们可以运作关系,在评议中蒙混过关。只要不被彻底点名批评,您大可不必过于在意。先忍为上策。”

李公明冷笑一声,眼神阴狠道:“区区毛贼,也配评判我李某大人?我誓要让他们付出沉重代价!敢在我头上动土,我就要他们心头血流成河。没有李某的允许,他们连哭的权利都没有!”

他决意要发难给予百姓沉重打击,以儆效尤,重新树立自己在民心中的权威地位。

魏明无奈,只能叹息。

他了解李公明这般蛮横作为,只会招来灭顶之灾。

以蒺藜犯桀,终必灭其族业。

可李公明已经胸中怒火滔天,只要一心复仇报复。

这般情况下化解他的怒气简直难上加难。

李公明心中暗忖:区区贱民,也敢来伸手教训本官?简直可笑!

我必定要让他们尝尝血的苦涩,感受李某的威严程度!

魏明心中暗忖,李公明此人刚愎自用,断难收敛。

只怕他会在这风波中葬送所有家业,甚至自取灭亡。

奈何自己只是一介小官,力量太渺小,难以阻拦他的决心。

杨俨还在御殿沉思,他相信只要继续巩固民意基础,这场变革的硝烟终将散尽。

没有任何腐朽势力可以阻挡大义的铁蹄!

我必定要让百姓安居乐业,享受廉明政府带来的实惠。

我大隋的明天,必将更加光明璀璨!

一日,单雄信来见杨俨,禀报各地廉政评议的情况。

单雄信恭敬地说道:“陛下,臣奉命前往各地了解评议情况,发现一些官员的口碑两极分化,评价南辕北辙,实在蹊跷。”

杨俨手持朝珠,眉头微皱,沉声问道:“你所说两极分化,具体是什么意思?”

单雄信忙回禀道:“回陛下,意思是对同一位官员,民间评价存在明显分歧。有人指控他贪赃枉法,但也有人盛赞他为良官。甚至还有人在评议处哭诉冤情,称官员无缘无故盘剥自己。此等自相矛盾之评,令臣不解,其中必有蹊跷。”

杨俨听后,眉头紧锁,朝珠在手中来回转动,沉吟许久说道:“此事极不简单,怕是有心人在背后搅浑水。单雄信,你立即命人深入调查,查清这些口碑分歧背后的真相。若是有收买作伪证之举,务必严查到底,绝不容情!”

单雄信连忙跪地领命,内心暗想陛下英明神武,一语道破背后的疑点。

这等明知故问,不啻是对臣的鞭策,要臣深入调查,将黑暗中的奸细揪出。

臣定不辜负圣恩,一定将此事查清源头!

此时在杭州衙门中,知府李公明正在与心腹师爷魏明窃窃私语。

李公明阴狠道:“既然那些毛贼敢诬陷本官不廉,让评议处对我好恶评价,就让他们尝尝提供证供的苦果!我已收买一批门客,让他们去评议处歌颂我的好话,为我作伪证。只要能排山倒海夸我一番,我定会重重谢赏。”

魏明不安道:“知府此举冒险太大,如果被皇上派来的探子查出,只怕要自食恶果。不如打消此念,静观其变。”

李公明冷笑一声,眼神阴狠道:“皇上远在大兴,又岂会查明真相?只要我手眼通天,牢牢掌握住那些证人,就无人能动我分毫!区区匹夫小民,就让他们瞠目结舌吧!”

魏明无奈,只能叹息。

他了解李公明定要拼尽全力维护门户风光,而自己不过一个小小师爷,根本劝不住他走上罪恶深渊。

李公明这般强词夺理,只会自食其果。

自己实在望洋兴叹,无力回天。

与此同时,杨俨还在御座上沉思,他隐隐感觉有些旧势力想在暗中破坏改革的步伐。

但他深知民心已定,这些旧势力是绝无阻拦之机的。

杨俨暗忖,朕只需坚定意志,继续巩固民意基础,这场变革的硝烟终将散尽。

改革的道路惟有前行,绝无退路!

所有阻力终将被民意的洪流冲垮,我定要让百姓安居乐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