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乱局

“这只是表象,是在钱财和指导武技的诱惑下,暂时形成的纪律,不是根深蒂固的纪律严明!”

许央没有夸大自己的功劳,而是实事求是的说。他清楚,只要那一天,能诱惑这些的物事没了,用不了多久,他们还会恢复原本的模样。

因为,这样招募来的临时凑数的军卒,有忠心的太少了。

“不过,二哥,有一点可以肯定,真要是在战场上,暂时形成的服从命令听指挥,可以让这支队伍短时有惊人的战力。”

这已经让李世民很满意了。几乎跟原来是脱胎换骨的变化。

李世民饶有兴趣的围着校场看,甚至转悠了整个军营,看到的变化······或者说从表面上,打心眼里满意。

不由的又要夸许央一番。

李世民不是来夸奖许央的,而是还有其他事,是大事。

李世民将许央、长孙顺德、刘弘基一并召集起来:“刘武周,就是马邑的鹰扬校尉,杀掉了马邑太守王仁恭,依附突厥,被突厥封为定杨可汗。”

“在获得突厥支持后,与突厥合兵攻击雁门郡。雁门郡虎贲将王智辩被杀,陈孝意逃走,在雁门关别部下所杀,并献关于刘武周。”

这消息,确实够惊人的。

这些天,许央忙着玩队列队形,刘弘基和长孙顺德忙着看许央的热闹,谁也没有进晋阳城,谁曾想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只是刘文静离开晋阳也就十多天,也就是说,在刘文静带着人刚刚抵达突厥,那刘武周就反了,而突厥就当着刘文静支持了刘武周。

“二郎,多久的事?”

“消息是丢了汾阳宫以后,才传到太原的。不过刘武周在攻下楼烦,转攻定襄,掠夺了汾阳宫,将汾阳宫的收获,一部分献给了突厥的始毕可汗。”

“就在时候,刘武周收兵了,回军马邑。”

在谋划起兵之际,发生这样的事,是整个太原留守府的劫难。这时候才是真正的处于两相夹击,中间作乱的状况。

也幸好杨广在江都,不能及时传递旨意到太原,否则,这时候绝对会让太原出兵平灭刘武周的反叛。

而太原留守府的王威和高君雅,时刻盯防着李渊,叫喊着太原留守府有安靖河东之责,有主动平灭辖区叛乱之权。刘武周取得突厥支持,自然也是对太原虎视眈眈。

晋阳城里这几天一直争论不断,裴寂和王威、高君雅争得面红耳赤,始终是没有结论。

李世民一直在晋阳城,就是时刻准备受命出兵的,也是做给王威和高君雅看。直到刘武周回军马邑,王威和高君雅借机派使者到长安,李世民才出城来到军营。

“二郎,是不是刘文静就算是折在突厥了?”

刘弘基这时候问起刘文静,不知道是因为情义还是别的。李世民倒是蛮有深意的看了看他:“不知道,没有任何信息反馈。”

“许央你怎么看?”

“二哥,我认为刘武周之所以回军马邑,应该是因为刘文静抵达突厥的缘故。”

“此话怎讲?”

长孙顺德很是急切的问。

“刘武周从马邑南下,破雁门,打定襄,再到掠夺汾阳宫,可以说是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在这样强势的进攻态势下,他为何要撤军?”

“这时候若是突厥配合他一路南下,那怕我们无心对其作战,也不得不与他们对抗。”

“既然反叛的旗帜竖起来了,完全没有必要这时候又回头。咱们太原的兵员,外界知道的只有五千,而刘武周此时少说也有几万从者。为何要撤军?”

“我以为,是突厥让他撤军了。突厥不喜中原大一统,因为大一统的中原对于突厥威胁很大。也只有此时刘文静抵达,并表明了我方的意图,突厥才有可能让刘武周撤军。”

“支持刘武周,转而又支持我们,甚至突厥还会支持其他势力,只要让整个中原都乱起来,他们才有钻空子的机会。”

许央还知道,在刘武周起事不久,朔方的梁师都,也会在突厥的支持下,举起反旗。跟刘武周一样的待遇,一样的操作,同样是打下几个郡县,便急不可耐的称帝了,也会被突厥封一个可汗的名头。

也就是说,大业十三年的这一年,李渊管辖和节制的地方,绝对是烽烟四起。

“许央所说的我认同。甚至可以估计,刘文静这一次说不定会有所收获。”

李世民在晋阳城里,也是这样跟他父亲陈述的。只是,这样的分析太过玄乎,让人不敢置信。

“我们又该如何?”

这话,不仅仅是刘弘基想知道,许央和长孙顺德也想知道,想知道现在他们这群人的头领,李渊,在这样的形势下,做何选择。

“父亲暂时没有下决断,一切都需要等刘文静返回来的消息再定。”

李世民说的含糊,意思却是带出来了。那就是,李渊这时候有点犹豫了。

一个过分谨慎的人,一个要求万无一失的人,在现在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会选择观望,而不是趁机作乱。

太担心自己的老窝被人撬了。

这大概就是后世所提到的,李渊在起事上有犹豫的原因吧。

太原在等待刘文静回来的消息,也在观望中焦灼。

李世民这几天连续往军营里跑,甚至都不在意被那高君雅和王威看见、许央认为,他这是在逼迫他老爹,也是在逼迫那高君雅和王威······

“许央不出所料,朔方的梁师都反了!蒲城的郭子和也反了!”

“不出咱们所料,不管是梁师都还是郭子和,无一不是接受了突厥的封赏,都被封为可汗。”

“我父亲这算是认同了我的观点,也算是放下心了。现在,就只能静等刘文静一行的结果了。”

“如今的形势越发明朗,突厥绝对不会处置刘文静。结果会向咱们预料的方向发展。”

“只是,许央,我有种迫不及待的感觉。这天下似乎就要被瓜分了,或者说已经被瓜分了。我们这边······唉,我父亲还是有些犹豫。”

这时候李世民不需要许央的附和,也不需要许央有什么建议,他只是找一个倾听者,许央只是默默的听着。

至于做什么决定,说实话,任何人想要逼迫李渊做什么事,李世民都绝对会将那人干翻了。

这时候的李世民,还是个好孩子,孝顺的好儿子。

还没有等来刘文静回归,又有了几路反王诞生。

岳州校尉董景珍等人反隋,推举萧铣为君,恢复梁朝旗帜,自称梁王。

金城薛举在接受县令郝瑗的剿匪命令后,直接带兵劫持县令,举起了反旗,收揽了反叛的义军,自称西秦霸王。

桂阳曹武彻起兵,自称通圣帝。

整个大隋的天下,从此真正进入了烽烟四起的大乱局时期。

这些反王,或许起兵的时间不一定是这样的顺序,但是,太原这边收到的信息就这样一个个传进来了。

或许是李渊周围的人,将这些消息在同一时间宣扬出来也说不定。

就是许央,这时候也有了紧迫感,所有的信息,都在撩拨着人心,特别是时刻在准备着起事的人心。

不得不佩服李渊,在如此之多的反叛信息的轰炸下,依旧一副观望的姿态,还时时跟那高君雅、王威谈论如何剿灭河东之地,以及周边的反叛势力。

许央期间进了一次晋阳城,是迎接刘文静回归的。见到了李渊仿佛镇定自若的态度。

刘文静这次收获确实大,突厥支援了两千匹战马,还支援了五百精锐骑兵······

许央没心情搭理刘文静一副功臣的得意样,更不会在意他故意跟自己说北上突厥的经历。

因为,许央感觉自己也开始烦躁了。

现在,许央也感觉到了李渊该起兵了,要起兵了。

真有点风雨欲来山满楼的感觉。许央进晋阳城的频率越来越高了,时不时的都想去晋阳城看看,好像生怕错过什么一般。

即便是一成不变的晋阳城,许央似乎都感觉到了压抑,看出了其中隐藏着的躁动。

环境、信息、人的情绪,是可以影响人的,只要你身处其中,就不可避免的受大环境的影响,从而不由自主的进入那种状态。

“主公,这李渊到底几个意思?效忠大隋?忠诚于杨广?看着不像呀,李世民那一句话都带着反意。”

“都到这程度了,居然还按兵不动!”

许田算是有耐心的,也开始烦躁了,急切于李渊的一声号令,开始轰轰烈烈的大战。

许央突然警觉了。许田的问话,有点切中要害,引起了自己的共鸣。

也或者,这时候整个太原留守府的骨干,应该都是这样的情绪,稍微有一点火星,就会引起连锁反应。

“许田,记住,咱们是辅助,必须做到受命而动,永远处于辅助的角色才是正理。”

“咱们是目的是借势以发扬光大墨家学说,而不是天下!”

“我自己也有点代入了,也似乎忘记了初心,真的以一个时刻准备带兵的将领左右自己的思考。”

“凡遇大事须冷静!我们共勉吧!”

许央惊醒,自省,是告诫自己恪守自己的身份,不能逾越。

因为,曾有好几次,许央都想介入,用自己的方式,来促动李渊的决心。

这很危险!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