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3章 落幕终结

经过两日的仔细盘问,周云海和姜思德把自己所知的一切关于和费重联手陷害漕帮的计划、手段等等都交代了出来。然后又按官场规矩,签字画押,落成口供。

即便李凌已经几乎把一切隐情都给推导了出来,在完整地知道整个计划后,还是感到一阵心惊。可以说,这个计划之繁杂庞大,已经超过了江湖中人掌控能力之外,就是费重这样的三品都督,也只能勉强把握,从而去和京城中的太子一党达成默契。

也正因如此,这个庞大的计划到底还是出现了诸多漏洞,无论是太子方面急于求成,反而自曝其短,还是漕帮内部的诸多反对,都意味着他们的每一步都走在了悬崖上,只要有一点外力干涉,就会功亏一篑。

事实也证明了此点,就连已擅长布局的天网莫离都无法做到彻底的掌控一切,以至让太子全盘失败,陷入困境。只因为这次的计划涉及到的势力实在太多,而且并不能做到完全一心,从而给了李凌以翻盘的机会。

在重新整理清楚这一切后,李凌也不再拖延,当即就让苏州府方面派出人马,把周姜二人,连同他们在漕帮的一些心腹一起送去了徐州。

是的,他没有把人直送京师,而是送去了徐州。因为李凌已不想过多地涉入这桩案子,但只靠苏州府显然不够分量,便想到了借助如今两淮巡抚邓文瀚的力量来达成目的。

因为他早就听说邓巡抚和费重很不对付了。作为两淮巡抚,二品大员,照道理来说,邓文瀚的地位应该远高过三品的都督,费重应受其节制。奈何本朝自来文武互不统属,就是京城里文武都有争端,更别提地方上了。

再加上邓文瀚任两淮巡抚不过两三年,倒是费重却在两淮都督任上已有十多年之久,论人脉威望,自然不是初来乍到的巡抚能比,平日里更是要压他一头了。如此,双方关系自然更为紧张,时有摩擦。

而现在,李凌把这么一个针对费重的把柄送到邓巡抚的手上,他自然不会拒绝。哪怕只是为了将这个死对头踢出两淮官场,他都得尽一份力,更别提两人间还多有私怨了。

事实也正如李凌所料,在收到这份大礼后,邓巡抚都没有太多的迟疑,只问了两人一些东西后,便果断派出亲信,带兵马将二人直送京师。而他本人,更是写了一封足有万言的弹章,弹劾费重在地方任上的种种不堪与罪孽,简直是把他说成了一个罪恶滔天,祸国殃民的大奸贼,当真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定江山了。

当然,即便没有这些添油加醋的罪名,光是费重与京城诸多官员以及边军内的一些贪官有所勾结的罪状,就足以置其于死地了。

就跟偷运私藏甲胄军弩一样,作为地方要员的费重居然还和朝中高官,和边疆军将有所勾结便可被定为图谋不轨的重罪了。

而之前,朝廷对如何定费重之罪

还挺为难的,因为从掌握到的证据来看,他无非就是顺水推舟地陷害了李凌一把。这等做法其实放在大越朝中还真不算太严重,在当今皇帝的默许甚至是推动下,臣子间互相攻讦算计的事情可不要太多,就算是陷害什么的,查明后也没有真要反坐的。

尤其是像费重这样身居高位的三品大员,更不可能真把之前差点落到李凌头上的谋反大罪扣他脑袋上了。所以大家普遍的看法,就是降他一级,然后把他放到别处为官了事。

可就在朝中拿定主意,打算对他高高举板轻轻落下时,这份专门针对费重一人的弹章和相关证据就到了。

当弹章、证词以及人证被送进刑部,然后交由相关官员仔细审查之后,费重的罪名终于变成了要命的死罪。

迫害治下百姓,勾结朝中要员,私通边军将领……这些罪名合在一起,就是让人看着都感到恐惧,更别提完全有凭有据地全落在费重一人的身上了。刑部方面不敢擅专,立刻就将相关书文呈送进宫里。

皇帝由此龙颜大怒,当即宣召朝中重臣共同商议如何处置费重。哪怕费重在朝中其实也有靠山,到了此时也没人敢为他说话了,甚至一些与他有交情的,都恨不能提倡严惩不贷来与之划清界限,保全自身了。

如此,只不过区区两日,朝廷便以极其罕见的效率当即定下了费重死罪,并抄没其一切家产,其三族亲眷,男子发配边关,女的则充入教坊司为奴婢,直接是把他的整个家族都给连根拔掉了。

当还在牢中盼着能尽快出去的费重接到这份最终的判决时,真就如五雷轰顶,彻底呆在了当场。半晌后,他才如疯了似的大叫起来:“陛下,臣冤枉啊……臣从来就没有任何的不臣之心,臣对我大越只有一片忠心啊……”

奈何旨意已下,一切都已经无法更改,等待他的只有死亡,而且还是最干脆利落的斩立决,而不是还能苟延残喘几月,看有没有转机的斩监候。

也是直到临死之前,费重才从一些狱卒口中听说了此事的某些细节,知道了是自己最信任的姜思德指证的自己,而姜思德所以会出卖他,全是因为有李凌在背后主导……

这个答案让他到最后除了绝望和怨恨外,最多的就是恐惧与后悔了。早知道李凌竟如此可怕,不但能以丁忧之身从自己的计划中全身而退,还能施以如此凶狠的反击,他当初就不该去招惹李凌啊。

只可惜,现在说什么都晚了,一切已成定局,他再喊冤,声音也无法传到任何一个朝廷高官的耳中,也没有人会再去关心他到底是不是被冤枉的。

五月的最后一天,前两淮都督费重因犯有谋逆大罪而被当众处斩,曝尸三日,以儆效尤。而在此之前,他在竟州,以及家乡的亲人,也被两地官府下令捉拿,一切家产,皆被抄没。

一名三品高官,就此烟

消云散……

在京中不少百姓对此多有议论时,知道更多内情的官员们,却是对真正导致这一切的李凌充满了畏惧之情。

即便他还在朝廷为官,以四品官身能使一个地方三品大员家破人亡已是极其惊人的事情了,而现在,他以丁忧之身,无官无职却能做到这一点,就显得更加可怕。

由此,京城官场里甚至都多了一条说法——宁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宁得罪小人,不得罪李凌!

太子和费重的下场,就成了这句话最好的注脚。李凌虽已不在京城,但京城里却都是他的传说……

而当这样的传说真正传到李凌耳中时,都已经是数月之后,天气入秋时了。

这时的他早已回到江城,陪在了家人身边。同时,经过多日的修建,他在江城的府邸也终于竣工,李家上下得以搬进了他们真正的家中。

在经历了这一场风波后,家人间的感情已越发紧密,杨轻绡和李乐儿之间,也亲密了很多,再没有了之前的一层隔膜。

而更让李凌感到惊喜的,是李莫云终于鼓起勇气,向李乐儿表达了自己的爱慕之心。

本来,即便有李凌的首肯与鼓励,他都未必真有胆子向李乐儿表明心意。但是,在经历了这场变故后,他倒是看开了,觉着既然随时都可能出现灾祸,那就该抓住那些美好的时光,以及那些值得爱的人。

李乐儿在得知对方心意时明显满是错愕和不知所措,但在月儿,杨轻绡,甚至自己女儿的鼓励下,最终还是尝试着去接受这个虽然平日表现得颇为木讷,却对自己真心一片的男子。

几月的相处下来,两人的感情确实逐渐加深,到底是让李乐儿点头,答应嫁给李莫云。只不过,她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那就是这场婚事不能大操大办,只家中几人聚一场便罢,不必传与外人。毕竟,在她心里,自己终究是个再嫁的寡妇,实在上不得台面啊。

李凌见姐姐坚持,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让人在李府边上辟出一片区域来,作为他们二人单独的院落,然后又给姐姐送了一大笔银子作为嫁妆,才算是把婚事给定了下来。

而后不久,京城里的这些说法传回来,正悠游林下的李凌对此只是一笑了之:“这样其实也挺好,若是真人人都忌惮我三分,那我无论是在此守制,还是到时回朝任官,都能少了许多麻烦了。”

再接下来,又是数月的清闲,再没有了俗务缠身,李凌只管在家中陪伴家人,有时还带了家人去衡州府各处游逛,看看风景,访访旧友,倒也颇为自在逍遥。

等到入冬后,便是准备过年的诸般事宜,反正在他看来,自己得在江城待满三年,就当是给自己放一个长假了。

但世间事又怎么可能总如人愿呢,就在这个冬季,一场足以影响天下大势的剧变已然发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