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摘桃子

能够拿下吐蕃,文武百官,都十分开心。

这可是开疆扩土的功绩。

现在,他们在草原上建设了一座希望城。

这几年,希望城的发展十分迅猛,以希望城为中心,周围已经聚拢了许多游牧民族。

也让许多游牧民族的部落,正在逐渐的改变他们的生活模式。

许多牧民,现在已经不在游牧,他们可以依附希望城生活,也可以进行耕种。

放牧反而已经成为了他们的副业,并且他们也不需要再游牧。

当初大唐对草原游牧民族的策略,目前正在一步步的实现。

当游牧民族彻底游牧不起来的时候,游牧民族还会是中原王朝的威胁吗?

很显然是不会的。

而最近几年,大唐再次拿下了吐谷浑,现在更是将吐蕃都给拿下来了。

开天辟地以来,大唐的疆域,是中原王朝最大的一个朝代了。

这个功绩,已经超过了先贤。

陛下,必将成为千古一帝啊。

而他们这些大臣,也必将史书留名。

无论文臣还是武将,又有谁是不想要身后名的呢?

这让文武百官,如何不内心澎湃?

接下来谈论的,自然是如何治理吐蕃的问题了。

其实以前的中原王朝,甚至从来没想过将吐蕃纳入到自己的版图之中。

原因就是,他们举得吐蕃之地,太过贫瘠。

纳入版图,非但不能给国家带来好处,反而要给他们许多补贴。

中原之地,已经是天下最为肥沃的土地了。

他们根本不需要这些贫瘠的土地。

这个思想,其实哪怕到了大唐,哪怕到了现在,并没有多少改变。

许多大臣,对吐蕃并不重视。

他们重视的,只是开疆扩土的功绩。

他们重视的,只是身后之名。

对于如何开发吐蕃,他们心里,并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现在,朝堂决定将吐蕃变成大唐的一个州,准备更名为青藏州。

现在讨论的,是让谁去青藏州去任都督的事情。

青藏州,地理位置——十分尴尬。

这个地方,其实并没有多少外敌。

好吧,或许逃走的松赞干布算是,西南的天竺也算是。

但是现在大唐正是国力最为强盛的时期,他们轻易是不敢来捋虎须的。

拿下青藏州之后,这里就成为大唐西南天然的屏障。

都督是一个州的最高长官,都督根据州的大小,分为三个等级。

一个大洲的都督为大都督,官职乃是从二品。

一个中州的都督为中都督,官职乃是正三品。

一个小州的都督为下都督,官职乃是从三品。

而青藏州地域广阔,绝对是大洲,那么青藏州的都督便是大都督,是从二品的官职。

而在大唐,严格说起来,都没有一品的实权官员。

一品官职,像是太师、太傅、太保、太尉,这都是虚职,是荣誉称号。

正二品的实权,已经是臣子的天花板了。

一个从二品的大都督,在大唐已经算是位极人臣了。

能够担任这个职务的人选,其实并不多,可挑选的空间有限。

但是能够做到从二品的官员,要么就是大都督,要么就是尚书左右仆射,要么是太子少师、太子少辅、太子少保。

你尚书左右仆射,可是宰相之职。

这些人,哪一个都是位极人臣。

而青藏州是什么地方?

是在贫苦的高原地区,这地方可是比岭南还要岭南的地方。

去了,怕是半条命都没了,随时都有可能会送掉性命。

这些大臣们,哪一个愿意去这种地方呢?

因此,长孙无忌等人,商议了半晌,都没有人愿意肯去青藏州担任大都督。

甚至李世民让长孙无忌他们举荐人选,长孙无忌都是三缄其口。

这谁都不能举荐啊,无论举荐谁,这都会成为血海深仇。

最终,竟然没人愿意去青藏州担任大都督。

李世民叹道:“既然如此,哪就不如让蜀王继续担任青藏州的大都督吧。”

听到这里,长孙无忌马上冲口而出:“陛下,这万万不可啊!”

“蜀王的权责已经极重,现在担任益州和西平州的大都督,如果再担任青藏州大都督的话,怕是他根本掌控不过来啊。”

李世民也叹道:“是啊,朕心里也是这么想的。辅机你说的对啊,既然如此,不如辅机你去青藏州担任大都督吧。”

长孙无忌同中书门下,其实只是三品官。

让长孙无忌担任青藏州的大都督,在品级上来说,绝对是升官了。

当然了,从正三品到从二品,还是符合选拔制度的。

长孙无忌绝对是一个合适的人选。

但是这个老狐狸,他怎么可能去青藏州了?

不要说青藏州那种苦寒之地,他根本就不可能适应的了。

就说哪里有苏长生和李恪在,他感觉别人去了,或许会送命。

他去了,是一定会送命。

长孙无忌连忙说道:“启禀陛下,老臣年迈体弱,受不得颠簸,还请陛下另选贤能。”

李世民点头说道:“哪好,那你告诉朕,选谁去呢?”

长孙无忌:“……”

这个人选,是真的不能推荐啊。

半晌之后,长孙无忌说道:“陛下,臣以为,让蜀王担任青藏州大都督,最为合适不过了。”

“不过蜀王任职太多,怕是管理不过来。不如撤掉他益州和西平州大都督的职务。这样蜀王就有足够的精力去管理西平州了。”

益州和西平州,在蜀王的管理之下,正在迅速崛起。

目前这两州的经济,正在快速发展。

无论谁去了,这都属于半路摘桃子,绝对能够捞到一笔政绩。

因此,听到长孙无忌这个提议,其他大臣们,眼睛不由都是一亮。

青藏州就算了,益州和西平州这两个州的都督,绝对要的啊,这个是必须要争一争的。

然而不等他们开口,李世民便是说道:“益州和西平州这两州,在蜀王的治理之下,才刚刚有所气色。”

“段时间内,还是不要去动了。等过几年这两州的发展平稳下来再议也不迟。”

李世民几乎等于明说,这个桃子,暂时你们还是不要摘了。

等过几年再说也不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