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群情激奋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人遁其一。

对于乌桓的小动作姜云枫本来打算暂且放下,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等待秋后算账,但他没想到自己无意间却正好走上了那唯一的一条路。

自己险遭毒杀的事情姜云枫没有打算瞒着,而是让霍光把这件事散播出去,免得百姓对朝廷的“软弱”心有不满,但所有人都没想到百姓们的第一反应却完全不同。

本来还挺安静的,但没过得了半个月,以长安为首,周边各地县衙门前聚集起了熙熙攘攘的百姓们。

县丞们吓了一跳,他们第一反应就是有人挑唆百姓暴乱,但很快他们就发现事情并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

百姓们在各自所属的县衙前聚集起来并非是为了闹事,竟然是为了报名募兵。

“报名募兵?朝廷没有发布募兵的诏令他们报什么名?募的什么兵?”

长安县丞陈凌看着县尉王安,但王安没能给他答案,反而是和他一样是一脸懵逼。

大汉王朝自高宗皇帝刘邦建国以来这还是第一次发生这样的事情,而在刘彻后半段时期别说主动报名了,就连征召都没几个人,更别说在朝廷没有募兵诏令的时候有百姓报名参军了。

在长安当县丞和县尉是个好差事,毕竟没有任何一个县能比长安离天子更近了,但同样的,长安的县丞和县尉也不是什么好活儿,因为在工作上稍有失误就极有可能传到天子的耳朵中。

说是百姓们自发要报名募兵,但要说大点儿的话也不是不行,毕竟长安县衙都被包围起来了,陈凌和王安不敢随意做决定,只能将此事上报。

“什么?”听着田千秋的汇报,姜云枫一脸的迷茫。

“现如今已经不仅仅是长安了,长门、蓝田、新丰、池阳等县都有百姓们报名要入军。”看着迷茫的姜云枫,田千秋出声纠正了一番。

“啥?这么多?”姜云枫更迷茫了。

“先前戍边的将士们不是才刚刚回到长安没两天吗?怎么这又要报名入军?我们大汉军队的待遇这么好?”

“丞相,您想错了。”田千秋摇了摇头,说实话他也有些不敢相信,但事实就是这样发生了。

“事情就出在回归的戍边将士身上,您之前险遭乌桓毒手的事情不胫而走,现如今长安周边很多地方很多百姓们都知道,本来还没什么,但在戍边的将士们回来之后这股情绪仿佛被点燃了一般,没用两天他们就聚集到了各自所属的县衙前要求入军,也要求朝廷发兵乌桓。”

“他们……是想要为本相讨个说法?”

“从目前看来是这样的。”

……

姜云枫突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不感动是不可能的,人心都是肉长的,虽然从来没这么想过,但从姜云枫坐上丞相这个位置一来就没想过能从百姓们那里得到些什么。

说好听点儿,他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民族大义,为了让这个以后饱经苦难的民族能够抄抄近道。

说现实点儿,他是为了自己能够在这西汉活下去。

虽然也曾经幻想过自己能达到那种万民请愿的地步,但那也只是想想罢了,等事情真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姜云枫还是感觉有些不太现实。

“让人,遣散了吧。”其实,这个决定对于姜云枫来说多少有点难做。

百姓们是自发的、自愿的聚集起来的,目的可以说是为他姜云枫讨一个说法,也可以说是为了保住他们期望依旧的幸福生活,但无论怎么说,现在的情形就是官爱民、民拥官的情况。

但奈何与西汉的现状,姜云枫不得不做下这个决定。

这乌桓是迟早要打过去的,但却不是现在,因为现在的西汉需要的是平稳发展,不说要让新生人口达到一个可观的增长程度,最起码也是要让那些为躲避战乱而选择隐姓埋名的隐性人口都复苏。

这件事姜云枫并没有亲自出面,只是让下面的人把诏令发了出去。

虽然出现这种情况是对他辅政的一种肯定,但对于这个时代来说他太过招眼了,即便是没有人嫉恨,但他却要知道收敛。

且先不说如今西汉在位的是刘弗陵,即便是刘彻也是愿意见到这幅景象的,因为这样就代表着统治阶层下达的指令能够更好的被执行,但这种情况却不能太过。

太过,统治阶层就会担心自己的位置会不会被取代。

风波不算小,但平息的也算快,因为百姓们虽然感性,但感性过后理性很快就回到了它本应该呆的位置。

天大地大,没有活命大。

赵充国本就是依照农时制定了返回的日期,现如今正是小麦的灌浆期,百姓们虽然不知道灌浆期是什么,但他们却知道在这个时候如果不给麦子浇水的话就会导致减产,甚至是枯死的情况发生。

姜云枫的命令得到了很好的执行,但却远远达不到他心中预期的情况。

从他来到长安之日起到现在已经整整过去了一年多了,但奈何受汉律的限制水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眼下这小麦灌浆期的紧要时刻仅仅只有京兆尹附近装上了水车。

而且还不是百分百的安装率。

在霍光等人看来这已经是高效了,因为在刘彻驾崩之后姜云枫曾经督促过大司农赵过亲自监督此时,不然的话现如今怕是只有半个京兆尹才能用得上水车。

不过好在出了京兆尹地界后秦岭也到头儿了,淮河阻挡不了北上的暖湿气流,这就使京兆尹以东地区的灌溉情况并没有长安周边紧急。

说起来长安这里也挺愁人的,虽然大小河流以及人工开凿的沟渠不算少,但雨水是真的不多,指望雨水肯定是不行的,只能进行人工灌溉。

“时间才过去这么点儿,但丞相却已经在长安做出了这么大的成就来,不得不让人感叹啊。”

丞相府内,赵充国看着姜云枫发出了由衷地赞叹。

“赵太尉过誉了,哪有什么成就,除了扩大了仙粮的种植范围之外本相可以说是毫无作为,而这仙粮只要是知根知底的人来操作,那么任谁都能做到如今的这个地步。”

“错了,除了丞相,当世怕是无人能做到这种地步。”赵充国摇了摇头,在心底他是极其佩服姜云枫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