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封赏

朱元璋和一众朝臣们沉默了半晌,除了震惊之外就是心情复杂。

怎么可能……

胜北那地方,别说是攻打了,就是一阵风吹过城墙都要塌了。

连城池坚固的城镇都无法抵挡鞑靼猛烈的攻击,胜北他也配?

“你确定没看错?”

朱元璋眼神阴冷的看着一旁的太监。

太监忙摇头,双手将战报递了上去,身体在发抖。

“小的绝对没看错。”

朱元璋接过战报,看到了上面果然写着胜北两个字。

他的心情一下子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想到了宁王的那一封秘报,说朱栋在私制火器。

宁王说那火器威力非同一般,难道是因为那火器的关系,朱栋才取得的胜利?

朱元璋怀揣着复杂的心情打开了战报,上面的描述非常简单。

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敌方多少人发动的攻击,最后战后的结果。

朱栋对具体如何迎战,敌方如何攻击,只字未提。

朱元璋不禁皱眉,一到了关键信息就故意省略,难道是故意的?

他将战报递给了蠢蠢欲动的朝臣们,朝臣们立刻争相传看,看完后都是唏嘘不已。

“难怪郢王殿下可以大捷,鞑靼只发动了五百人。”

“可是你们别忘了,郢王殿下可并没有什么兵马啊。”

众人沉默。

谁都知道郢王是如何离京的,但谁也不敢在朱元璋面前说明。

要是这话说太明白,不就是在说朱元璋苛待自己儿子吗?

虽然事实的确是如此,但也不能说出来啊。

朱元璋沉默,想到了凉州锦衣卫递送上来的关于朱栋的事,心情复杂。

“不。”

“郢王应该有人马。”

“去把周彪叫来。”

太监立刻领命。

“是。”

朱元璋还记得锦衣卫的禀报,朱栋和朱权抢夺矿场的时候,朱栋可带了不少人啊,少说也有一千。

朱栋就封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先是暗自屯兵,接着又发明了一种新型的火器。

他到底想干什么?

是要谋反吗?

朱元璋的脸色一点点沉了下来,最让他觉得后怕的是,这个儿子从前在宫里的时候并没有给他留下太多的印象。

他甚至都想不起这号人来。

这么一个包藏祸心的人竟然就在身边,而且还隐藏才能这么多年,韬光养晦,丝毫不被察觉。

这样的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其心可诛!

锦衣卫统领周彪很快来了,跪在了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让他把凉州的事说了一遍,众大臣听了也是惊讶不已。

“郢王竟然这么快就有了自己的人马。”

“郢王母家并无势力,胜北又是何等荒凉之地,他是如何囤积到人马的。”

“难道胜北可以大捷,郢王如果真的有上千人,那要对付五百个鞑靼也不是什么难事。”

……

众人议论纷纷,但最后都齐齐看向了朱元璋。

毕竟郢王是皇子,这件事要如何最后还是要朱元璋定夺。

“陛下,可即刻传召郢王入京盘查?”

“郢王私自屯兵制造火器并未上报,如此一个人放在外面,恐怕会成为朝廷的祸患。”

“陛下,如今鞑靼来犯,暂不宜向郢王问罪。如今的头等要事,当然是对付鞑靼了。”

“对啊,胜北刚刚大捷,陛下如果在这个时候处置了郢王,恐怕会使人心惶惶啊。”

……

朝臣们分为了两派,有建议立刻处置朱栋,以绝后患的。

有建议先不管朱栋专心御敌的。

朱元璋权衡再三,最终决定处置朱栋的事暂且推后。

但胜北城作为唯一一座在鞑靼攻击下幸存的城镇,赏赐是避免不了的。

朱元璋派人送去了赏赐,一同送去的还有一道圣旨。

运送赏赐和圣旨的是朱元璋身边的大太监王越。

王越还没到胜北被就直接被拦到了前哨站外,朱栋当然是亲自过去接的旨。

王越看到这前哨站时还吃了一惊,他仔细记下这前哨站的结构,等着回宫向陛下禀报。

只是这前哨塔究竟是何材质,他也看不明白。

王越这一趟除了带来了赏赐和圣旨,还有一个目的,也是出发前朱元璋暗中交待过他的。

就是好好看看胜北城的情况,最好能想办法弄清楚城中到底有多少人马。

但现在他连胜北城的边都没摸到,就这么被拦在了这里。

王越见到朱栋时,心里还十分不悦。

“小的见过郢王殿下。”

“郢王殿下好大的威风啊,小的是替陛下封赏,竟也被拦在了这里。”

“难道郢王殿下连陛下都不放在眼里吗?”

朱栋皮笑肉不笑。

“哪里哪里,公公误会了。”

“现在是非常时期,战事吃紧。”

“本王还是要小心的好。”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