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辅导

第二天便是正式开学了,吃过早饭,杨帆便挎着书包开开心心的上学去了。

这会的书包,都是那种军绿色的帆布包,斜跨在肩上,家里如果有心灵手巧的主妇,也可以在帆布上绣上些诸如好好学习的图案。

杨帆开心倒不是因为,这种回忆岁月的感觉,而是因为书包中语文书里夹着的薄薄一页纸。

这辈子究竟是会-所嫩-模,还是下-海干活,这张纸将起很大的决定作用。

艰难的熬过了第一节课,不是嫌弃老师讲课不好,而是同桌一直在跟他讨要糖果。

杨帆的同桌就是小当,秦怀茹家的那个小当,昨天报名的时候也没注意她,结果后来冉秋叶知道两人在一个四合院,便将两人安排成了同桌。

一下课,小当直接抱住杨帆的胳膊,发出了第4次乞求,“杨叔,你再给我一颗花生糖呗,家里的花生糖都被奶奶收着了,我哥每天倒是有两颗,我和槐花每天就只有半颗。”

杨帆实在是没办法,将兜里的十来颗糖果全部掏了出来,“都给你了,我跟你说,今天可别再烦我了。”

趁着小丫头吃糖的功夫,杨帆拿着昨天“作好”的曲谱,一溜烟的钻进了教师办公室。

在正在备课的冉秋叶面前站定,“老师,昨天您说的歌唱比赛我想参加。”

冉秋叶抬起头,“哦,杨帆啊,行,老师这就给你登记,你还是我们班第一个报名的了。回头放学,你也可以来找老师,老师给你辅导辅导,对了,你打算唱什么歌?”

杨帆将纸放在办公桌上,“老师,我自己作了首歌,您给把把关呗。”

“嘿,你还是个小才子啊,居然自己会写歌,老师给你看看。”冉秋叶也有几分意外,不过心里更多的打算是,不管杨帆作的歌有多烂,自己也得好好表扬,毕竟学生的兴趣太难培养了。

“嗯,你这歌词虽然简单,倒也朗朗上口,不过看歌词,应该更适合女孩子唱,不对,你这旋律好像有点特别。”

一边说着,一边开始哼唱,“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嗯,这曲子也不错,就是有几个地方得稍微调整下。杨帆,你跟我说实话,这真的是你写的?”学生喜欢唱歌是好事,但如果弄虚作假的话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向保证,这曲子您绝对是第二个见到的。”杨帆也没说谎,自己是第一个,冉秋叶第二个,至于原作者有没有出生自己都不知道。

这个年代,向保证,已经是最高誓言了,冉秋叶选择了相信自己的学生,“你是怎么想到写这首歌的?”

“我家里长辈都是湘省人,然后我从小就跟着我外公外婆他们在大西北工作生活,老师,您是知道的,大西北那边特别荒凉,树都见不到几棵。老人家就经常跟我说家乡的映山红有多美多漂亮,然后又顺带着回忆当年他们的一些经历,然后我就有了写这首歌的想法。”

“谱曲是跟谁学的,小学一年级不教这个的吧?”冉秋叶心中还是有些疑问,大西北的小学教学水平这么高了么?

“嘿嘿,谱曲是跟我们的一个,嗯,邻居学的。大西北那边不工作的话都不知道干些啥,那邻居就整天教我唱歌。”杨帆这话说的半真半假,邻居自然是不存在的,教唱歌却是真的,只不过教的人是母亲的一个同事,后来也拿了个奖章。

“成,那你坐会,老师好好改改。”

工作中的冉秋叶极为认真,一边哼唱,一边在纸上涂改,“这里4拍换4拍”,“这里最好降个音节。”

杨帆拿出来的不是最早版本的映山红,而是后来国-乐大-典中火樽唱的版本,相比原版,更适合男生唱,气势上也更宏大些。

当年听了这首歌,杨帆可足足单曲循环了一个月,完全改变了杨帆对红歌的认知,不得不说,经典就是经典。

歌曲大框架没动,但是个别地方他特意弄了些纰漏出来。目的自然是为了让冉秋叶来指正,这样才能让她署个作曲者的名。如果自己的计划能够实现,那么想必这个作曲者的身份也足够冉秋叶躲过一劫。

“好了,老师改好了,你别说,你写这歌还真不错!”作为四九城师范大学的高材生,冉秋叶的音乐鉴赏能力还是很高的。

“老师,您也在谱上签个字呗,这歌就算咱师生俩的合作呗。”

这年头老师的节操还是满满的,不像后世,老师占学生论文和科研成果的情况比比皆是,“那可不行,这基本上都是你完成的,我可不能占你这个便宜。”

“老师,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也就走了里,最后里,你不帮我走,我可走不下来。”忽悠小姑娘的话,杨帆是张口就来。

“行,那老师就签这个字,不过老师得告诉你,可别想着讨好老师,就能不好好学习了。”

端午看书天天乐,充赠点卷

(月日到月4日)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