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出祁山

诸葛亮的第四次出祁山因为内部的事务出现了大的问题而导致大军无功而返。

这样的结果自然是诸葛亮不能接受的,而且在诸葛亮自已认为自己北伐曹魏的战略还是没有问题的,只是在粮草的方面出现了问题。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攻打陈仓没有带够粮草,曹睿的援军还未到就退了,而第四次出祁山也是两次因为粮草运输上出现了问题,本来是一片大好形势结果最后落败而归。

针对这样的一种情况,诸葛亮采用了分兵屯田的方针,试图与曹魏再次对抗。

自公元二三一年六月第四次北伐撤兵后,蜀国已经有两年半左右的时间没有大的军事行动了。因此蜀军此时不仅已经补充了第四次北伐的作战消耗,估计实力还有所增强。由于公元二三三年诸葛亮进行了平定南夷豪帅刘胄反叛的小规模作战。诸葛亮又使用木牛、流马将粮草运输至斜谷口一带,并沿斜谷建立粮仓,为下一步的军事行动做好了准备。

而魏国这两年来的重心已经由西线向东线转移。

吴国在这两年的时间不断地像魏国发动军事战争,就是在诸葛亮平定刘胄反叛的时侯,吴王孙权御驾亲征,率大军进攻合肥新城,但未能成功。做为同盟国的双方,吴蜀两国实际上在讨伐魏国的军事斗争中没有形成统一性,这也造成魏国完全有时间有精力来对付这两国轮换的进攻。

因此,公元二三四年诸葛亮与孙权商议共同起兵,讨伐曹魏。蜀国由丞相诸葛亮,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魏延、护军杨仪、征西将军姜维、讨寇将军何平、将军马岱等统大军十万出斜谷进军关中,屯兵于渭水南岸的五丈原。

而前来与诸葛亮交锋的仍是司马懿。司马懿试图故计重演,率领魏军背水筑营,想再次以持久战消耗蜀军粮食,令蜀军自行撤退。但诸葛亮对此早有预判,开始实施分兵屯田生产粮食,试图通过这种自力更生的方式解决后方粮草供应不上的局面。

但毕竟是十万人的大军,再如何分兵种田,也不能解决燃眉之急,做为蜀国其实没有什么比速战速决更好的方式了。

司马懿也不是等闲之辈,老奸巨猾,安下营寨后,就是不出战,双方这样对峙了有一百来天。在这段时间里,其实诸葛亮是非常焦急与无奈的,又要保持住军队的士气,又要解决军队的生存问题,还要想办法逼着这个老奸巨滑的司马懿出战,所有的压力全靠诸葛亮一个人顶着。

诸葛亮逼司马懿出战最典型的一个事例便是:诸葛亮故意让人带一套女人的衣服、头巾送给司马懿,表示司马懿就像女人一样。魏军将领见此情形都火冒三丈,纷纷要求出战,但司马懿却安然地接受了这一套女人的衣服并当着蜀国使者的面穿起来了,并告诫魏国将领绝不可出战。魏军将领当然不爽,屡次请战弄得司马懿有些压不住场了,为了搪塞将领们的要求,司马懿假意上表给魏明帝请战。曹睿便派卫尉辛毗为军师,到前线节制司马懿。

诸葛亮心中当然明白这不过是司马懿糊弄手

下那帮将领的手段而已,而诸葛亮能想到这样一招也基本说明诸葛亮此时已经黔驴技穷了。

但是这样一个诸葛亮送女人衣服的故事,是在《三国演义》,《资治通鉴》中出现的,在《三国志》中却没有记载。所以对这样一个故事后世是有许多说法的。

有人会认为《三国志》中没有记载的东西不可靠,而且诸葛亮品德高尚,行为端正是绝不可能做出这种上不的台面的事情的。

在下认为这种说话是值得重新考量的。

《三国志》中没有记载,可能是因为时局的关系,因为大家都知道《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晋朝人,而司马懿则是晋朝的开山人,没有司马懿的这种铺垫,司马昭之流如何能够统一天下呢。而在当时,对于司马懿穿女人衣服是一件极其丢面子的事,就像现在我们说某个有地位的男人穿胸罩一般,那是特别损的一件事情,所以陈寿在这个时侯写《三国志》当然不会去写这样一段历史,他也不敢写这个故事。

至于诸葛亮所谓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之说,更可以解释。

在战争年代,在战斗过程中所谓的谋略,手段都是有相对性的,可能过程一致,结果一致只是说法不同罢了。

比如说,针对一个相同的计策,在自己这方面可以说成是锦囊妙计,但在敌方看来便是奸计。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数十万军人性命交在你手中,整个国家的前途交在你手中,还能顾的上所谓的公平公正的阳光之战吗?哪一场战争的背后没有尔虞我诈?没有所谓的低劣手段?只要结果正确,能赢得战争这种再低劣的手段都可以用最漂亮的词汇来形容。

比如说刘备借荆州一事,诸葛亮在这件事情上处理的算是行为端正吗?借了别人的地盘赖着不给,还千方百计的糊弄对方这难道是品德高尚?所以在战争时期就有战争时间的活法,呆板地去计较这种虚无飘渺的东西只会让自己一败涂地。

对于司马懿呢,一味地忍让拒不出兵,甚至还当着众将的面和敌国的使者穿上女人的衣服,难道司马懿是真的胆小怕战吗?其实司马懿的这个策略还是非常正确的。

以司马懿大军的情况来看,大将军司马懿、杨武将军郭淮率西线主力兵团屯于长安一带,人数估计是五万人左右。魏明帝派来增援的征蜀护军秦朗率两万人随后赶到战区,另外在陇右的天水郡、祁山等地大约还有防御部队接近两万人,这一算下来也有九万多人,这和诸葛亮大军总人数相差不多。

因此双方如果真正开战的,魏国未必会输。但司马懿坚守龟缩战略,是因为他明白发生大的战争双方必定有相当大的损失,而魏国现在是两面受敌,一旦自己的大军有损失,东线孙权的势力必将渗透,这对魏国来说可是不好的信号。而且曹睿是严令司马懿不可出战,也是基于全局的考量。

诸葛亮的这一系列措施如阵前叫骂,送女人衣服都没有撼动司马懿不战的决心,反倒是司马懿从蜀国使者口中得知诸葛亮事必躬亲,凡是军中大

小事务他都要亲自去处理,甚至一个战士罚二十军杖的事,孔明都会亲自过问。

当然这种情况的产生并不是诸葛亮没事找事做,而是基于当时蜀国的特定的情况--蜀汉人才的缺乏。

庞统、法正等谋臣的早逝,使军事统帅孔明在运筹帷幄方面只有跳“独扇舞”。

原想早点把马谡这样的人才培养出来,今后独当一面,可马谡又属于虽“文能安邦”,但“武不能定国”的“半才”,并且还付出了失街亭的战略损失。

蒋琬、费祎、姜维等,可以说“很有培养前途”,但还“有待进一步煅炼”。并且他们也分别分担着孔明大量的政治工作、军事后勤工作、部队管理工作等。

上将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以及大将赵云的恓牲,使蜀汉基本上处于无大将可堪重用的地步。

孔明身边一个魏延,比关羽还骄傲,但没有关羽的忠心赤胆,反而总想另搞一套。孔明又当丞相、又当军师、又当大将军。真是为蜀汉又当爹、又当妈!岂能不累?

而且诸葛亮每天吃极其少量的食物,正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每天活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之下,而且又不怎么吃东西如何能坚持的住,如何能长久?后来的事情果然如司马懿所料,当诸葛亮得知东线的陆逊被曹睿击败退兵回吴之后,诸葛亮又气又急,病倒于军营中。

而当时的医疗条件根本无法医治诸葛亮,病情随之而恶化。司马懿趁诸葛亮病重不能统军,乃率军袭其后,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消息传到成都,刘禅派李福去探望诸葛亮,并询问此后国家大计,诸葛亮也对各将领交代后事,要杨仪和费祎统领各军撤退,由魏延、姜维负责断后。

不久,诸葛亮在军营中与世长辞。

这样一位在当时看来是德高望重,鞠躬尽瘁的丞相,在我们后世看来是忠诚与廉洁,足智与多谋的伟人以这样一种方式离开了人世,这是上苍对诸葛亮的不公,对蜀国的不公,对整个历史发展的不公。

而诸葛亮的死却并没有换来天下的和平,并没有换来老百姓的福祉。

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得知消息,立即派大军追杀蜀军。而诸葛亮知道,自己死后司马懿必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事先想好对策,自己死后密不发丧,若司马懿来追,则令姜维,杨仪率兵回击,假装攻击魏军。司马懿一看蜀国突然调转枪头,以为自己判断失误,急忙撤退,不敢再追赶。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而此事也被魏国人当做笑话传开了:“死诸葛吓走生仲达”。

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宣告失败,而且诸葛亮也再没有机会北伐了。

那么,我们说诸葛亮的劳累实际上是因为没有得力的干将辅佐,但是在刘备时期,蜀国是不缺少人才的,而这些人才又或多或少与诸葛亮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完全有必要一一的来认知他们,明天请容某为大伙品品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

(本章完)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