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发展之要务2

第206章 发展之要务(2)

开平4年到了,这个春节,中原大地恢复了久违的热闹。

手里有银子的百姓,过春节的时候,毫不吝啬,京城附近的肉食几乎要脱销了,各地的商贾普遍发觉,他们忽略了对生猪的控制和收购。

周世平严令各地衙门,不要干涉商贸上的事情,让市场说话,百姓还不富裕,商人需要赚钱,只有百姓和商贾做到了双赢,那么,周世平便完全成功了。

事实上,周世平已经成功了。

春节之后,百姓自动与各地商会达成协议,很多周世平想不到的事情,商会都想到了,经过一年的探索,商会和商贾已经摸索出了一些路子。

开平4年1月到3月,户部收到的商贸赋税超过了4000万两白银。

情况越来越好,周世平想到了整修道路和维修沟渠的事宜,去岁,商贾还是吃了一些亏,主要是道路问题,很多的官道,年久失修,速度慢了,商品成本自然增加。现在,户部有钱了,自然要做些事情了。

工部接到任务后,派出了大量的官吏赴各省考察,尚书省的要求不简单,先维修主要的官道,户部拿出2000万两白银,至于沟渠维修,一样的办法,户部拿出1500万两白银。3500万两白银,朝廷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周世平知道银子不够,中原分裂多年,国计民生事宜很多年没有人重视,现在,一下子拿到手上,不简单啊。不过,每年拿出一些银子,连续几年下来,自然就有明显的效果了。时间再5月到7月、10月到12月。

工部报上来的计划,大大出乎周世平的预料,几乎各省的官道都可以维修了。原来,百姓有徭役,每年维修道路、兴修水利,百姓是无偿劳动、没有工钱的。周世平不会标新立异,但是,周世平要求,所有百姓的生活要保证,同时,工程计算清楚造价,一律交给商人去作,各地官府可以从中收取赋税。

周世平严厉禁止官府插手工程事宜,免得出现豆腐渣工程。当然,周世平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不可能完全杜绝官吏贪腐的现象,总有承包工程的商贾,为了一些说不清楚的原因,会讨好官吏,这些情况,周世平不会深究,免得自找麻烦。

开平4年比上年要更加忙碌,春耕以后,中原各地开始整修官道、兴修水利。商贾是特别积极的,因为这些事情牵涉到他们的切实利益,至于百姓,同样知晓这些事情是对于他们是有好处的,所以,各地的反应都没有什么。

周世平的感慨很多,其一,前世,处理这些事情,非常复杂,稍有不慎,便是大帽子戴上,就是好心,可能办坏事,而且,百姓一般都不买账,现在的情况则有很大的不同,百姓遵从官府的号令,没有异议,特别是商人,因为地位的改变,丝毫没有前世那些商人的傲气和霸道,对于官府的要求,全力拥戴,周世平不得不感慨自己的运气好;其二,周世平的威望空前提高,很多新颖的事物和说法,都是周世平提出来的,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朝廷中的大臣心服口服,包括果亲王,都是赞叹不已,皇上更不用说,甚至是太后李婉,亦深深佩服周世平的认识能力,能够在段时间内让大周百姓口袋里有钱,朝廷收到实实在在的赋税,商贾亦赚到钱财,这可不是一般的能力;三是大周开始朝着正常的轨道高速发展,如今,发展才是第一要务,无论怎么说,能够在短期内让中原大地恢复生机,都是了不起的本事。

周家还有一件喜事,皇后娘娘周怡慧怀孕了。

因为周世平的关系,周怡慧在皇宫里的日子很是滋润,没有人敢为难她,周怡慧很聪明,对太后李婉是言听计从,对皇上很是关心,甚至怀孕之后,依旧亲自服侍皇上洗漱,后来,皇上知晓,准备惩罚后宫的太监宫女,周怡慧帮着说好话,皇上才作罢

因为这些原因,加之周怡慧小心谨慎,所以,后宫中,除了太后李婉,周怡慧的威望已经超过了其他的人,包括先皇的许多妃子。

周世平感觉到,先皇去世以后,情况一直很平静,朝廷中,没有什么大的波澜,开平5年,皇上便亲政了,周世平在皇上面前提及了此事,建议皇上可于开平4年便亲政,皇上未置可否,周世平不明白其中的道理,猜测大概是因为自身的策略取得很好之效果,开平3年和开平4年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不仅如此,今后几年的时间,都会有很大的联系,直到大周百姓习惯了这订单农业之后,便可以轻松很多了。

如今,各地春耕结束了,官道和水利正在加紧维修,大量百姓被征召,中原各地都是忙碌的身影。

大周百姓,几乎家家都是喂猪喂牛喂鸡鸭,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因为政策的关系,原来属于大周的9省,发展很快,百姓普遍比较富裕,就是商贾,亦是占据主流,而原来属于大夏的8省,相对以上9省差一些,可是,比原大辽统治的11省要强一些。

因为这些情况,各省官府亦出现了一些波动,其实原因很是简单,南边9省的经济明显好多了,所以官吏收入颇高,北边的省份,普遍发展不好,所以官吏收入低一些,而且,南方9省的官吏,大都是原来大周的官吏,其余地方,除了主官,其余的多是吸收原大夏、大辽的官吏。户部于开平3年做过一次统计,大周所有官吏的收入,差距最大的,竟然达到了10倍以上,也难怪官吏会有波动。

周世平亦在考虑这个问题,因为收入问题,影响到官吏的情绪,不是好事情,可是,这个问题,周世平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因为前世,周世平一直不满意这种一直存在的问题,现在,他遇到这种问题,同样是一筹莫展。主官的问题很好处理,只要相互调动就可以解决问题,可是,下面的吏员就不好处理了,吏员无品无级,一般都是本地人,是不可能大规模调整的,依靠朝廷来补助钱财,目前尚没有这个能力。

朝廷中的官吏和户部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可是,都想不到好的办法解决,当然,京城官吏的收入是最高的,周世平默许了这种情况,比如说周世平的俸禄,年俸禄为白银1万两、禄米1万担,和亲王的俸禄一样,另外,每年还有朝廷奖励的白银5000两,至于从穆家得到的银两,就不好说了。

周世平担任尚书令之后,从来没有考虑过银两之问题,亦没有经手开支过银两,地位高了,已经不需要关心具体的钱财支出事宜。

开平3年到开平4年,还不仅仅出现这样的问题,官商勾结,官府为商人说话的问题亦开始暴露出来,这些情况,都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出现的情况,周世平同样没有好的办法,毕竟,周世平不是经济学家,另外,高度的集权必然导致**。周世平绝对不会提出民主的话题,那样等于自取灭亡。

周世平将目光转移到四周的吐蕃、突厥、回纥,大凡转移眼前的矛盾,就是要找出一个更大的矛盾,朝廷的银两充足,大周各地已经逐渐进入正常的发展轨道,可是,眼前的这种发展局势,和目前的时代不是太相符,如今的时代和周世平的前世有太多的不同,不能够同日而语。

周世平想到了征战。

看着大周的版图,周世平便很不满意,如今的大周,仅仅拥有中原大地,吐蕃、回纥、突厥占据的地盘,比大周小不了多少,虽然那些地方大都是寸草不生或者是不毛之地,可是,他们毕竟是前世周世平知晓的中国之地域

开战意味着生灵涂炭,可是,征战在外面进行,大周的百姓不会受到太多的影响,户部存放的白银,便是周世平为整顿军务准备的,如今,在征战中整顿军务,让将士接受战争的洗礼,无疑是最好的。

周世平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修改了大周的兵役规定,原来,大周的军士没有服役的期限,从最初的进入军营,一直到40岁甚至50岁,都难以离开,统一中原之后,周世平规定了服役的年龄、时间等限制,大周依旧拥有40万龙武军,不过,军士情况大为不同,凡年纪在40岁以上和18岁以下的普通军士,悉数回家,凡年龄合适的军士,经过考核,合格的留在军营,身体不好的或者是有伤的,一般都安排到地方,进入巡捕房或者是衙门做吏员。通过这样的手段,裁撤了很多的军士,然后在大夏和大辽的军士中进行挑选,补充完整。

如今的龙武军,悉数由青壮组成,粮饷充足,最普通的军士,没有的军饷都是2两银子,从无克扣。兵部对龙武军的要求很严格,粮饷充足,剩下的任务,就是不停歇的训练。所以,龙武军已经成为一头雄狮,随时可以杀出去的雄狮。

一切都具备了,如今需要等待时机,大军征战,最好的时间在夏季或者是秋季,周世平决定,粮食收割之后,便开始征战,这次征战的目的,是扩展大周领土。

果亲王对周世平的想法很是支持,甚至不顾年事已高,准备担任大军统帅,为大周开疆裂土。

皇上更不用说,大周的发展,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皇爷爷创建大周国,先皇统一中原,到他这一辈,能够做的事情,便是扩充大周之领土了。

所有征战事宜都在秘密进行中,穆家接到朝廷提出之要求,收购粮食。

周世平未雨绸缪,本来,收取的粮食赋税,足以支撑龙武军将士征战之开销,可是,粮食并不富足,征战若是遇见意外情况,必须要有准备,而且,谁也不能保证不出现大的灾祸,到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有粮食储备,应付饥荒。

南方9省建了许多大型的粮食仓库,各地官府严格看守,每个仓库,存粮超过了10万担,官府如今掌握的存粮,可以应付中原2年左右的开销。

周世平依旧不满意,他知道,大周的士绅富户家中存粮众多,寻常百姓家中,是不可能有多少存粮的,无论什么时候,发生任何波动,承受灾难和痛苦的,依旧是普通百姓,如今,周世平一再增加存粮,目的很明确,就是发生了大的灾害,官府可以救济百姓。

实际上,周世平对于征伐突厥、吐蕃、回纥并没有太大的信心,认为这样的征战,不会在很短的时间之内结束,这些地方,各有特色,要么是高原,空气中氧气不足,身体不好的,会出现高原反应,要么属于茫茫沙漠戈壁,稍不小心,多少人进去,都不要想活着出来。所以,接下来的征战和中原征战有着很大的不同。

就在周世平紧锣密鼓准备的时候,一件事情打乱了他的计划,亦让征战推迟了几年。

原来,蓟州来了使臣,金发碧眼的使臣和商贾。

随着中原的发展,商贸渐渐兴旺起来,大周的商贸政策灵活,许多的商贾走出了很远的地方,与外面交易,赚取大量的钱财,远离中原的异帮,见识了大周商人的富足,于是,纷纷派出使者,来到了大周。他们见证了大周的繁华富足,索性直接到大周京城,拜见大周皇上,期盼着获取好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