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大手笔 大动作

第69章 大手笔 大动作

和在德庆县的遭遇一样,淮扬郡缺人,可是周世平无法解决,淮扬郡地方大,耕地多,州衙没有那么多的钱粮投入,自从中原分裂,大周、大辽、大夏经过多年征战,现有人口不足梁朝时一半,大周、大辽、大夏俱是拼命留住人口,大周处于江南繁华之地,本来人口众多,可大辽、大夏虎视眈眈,每次征战,抢钱粮、抢人口,已经成了恶性循环。??周世平在德庆县能够聚集到如此多的人,主要还是出钱出粮,使百姓能够维持生活,其实目前德庆县的百姓也不是很安心,稍有风吹草动,便会离开。

周世平一时间陷入苦思之中,如何增加人户,成了目前最大的难题。

周宗平同样感觉人手紧张,母亲已经拒绝周家庄的其他人到德庆县,原因很简单,德庆县处于边关之地,家族子弟不能够再有人涉险。周家庄来的人,大都随周世平到州衙去了,留在周宗平身边的人不多,如今德庆县正是需要人手的时候,连续几个月,县衙正在全力清理耕地,属于士绅、富户的土地要归还,荒芜的土地要找到主人,忙得头晕脑胀。

周宗平全力稳住德庆县百姓,周世平离开后,部分士绅、百姓不安心,县衙多次出告示,言所有政策不变,好不容易勉强稳定了人心。

得知德庆县的情况后,周世平不敢再打周宗平的主意,周家庄也没有指望了,也是,大家族,谁愿意自家子弟都去冒险,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柳牧钧、蔡泽明同样没有办法,几人已经商议多次,州衙虽然有钱粮,可是分散到各县,杯水车薪,他们最大的担心都没有说出来,就算将钱粮分散下去,如果还是招募不到人,到时候就是人财两空。??

周世平内心有主意,可是他不敢说,这办法动作太大,朝廷会怎么看,最近一次剿灭土匪的情况,已经禀报皇上,因为没有上缴缴获的钱粮,皇上什么都没有说,内心恐怕有些不满意,要是自己的主意奏报上去,朝廷驳回了,周世平就真没有办法了。

周世平无奈,想到了徐义松大人。

“青书,我写了一封信,你一定要亲自送到徐义松大人的手里,然后等着徐大人回复,你记住,这封信很重要,一定要等到徐大人的回复。”

时间不等人,过年之后便要春播了,已经是12月下旬,周世平只能干着急。

10天后。青书回来了,徐义松大人没有回信,只是带了一句话:认为正确的,速向皇上和朝廷禀报。

周世平明白自己的建议不好,徐义松大人并不是很赞同,要不然,徐大人会直接表态。周世平想着自己挺可怜,官场上那么多的尔虞我诈、阴谋陷阱,徐义松大人千里迢迢来提醒,可是自己还是不能够彻底明白,有什么办法,自己出来为官便陷入穷苦的泥潭,富裕地方的很多官场哲学在这里见不到,况且官场事情,不去亲身体验,说破天,也只能是一知半解,可是时间不等人,哪里有机会等到自己完全熟悉官场哲学。??

周世平苦苦思索了几天,终于下定了决心,具名向皇上禀报,一定要得到朝廷的准许,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不断上奏。这样要冒很大的风险,可周世平顾不上了,淮扬郡太穷了,必须要有铁的手腕和天大的勇气,才能够做出一番成绩,否则,自己和前几任是一样的下场。

周世平的动作很大,他计划将征边军的大部分家眷都移民到淮扬郡,征边军军士大都是穷苦家庭的子女,要是家里条件稍好的,也不会让自家的子女来当兵。这点周世平早就明白,周家庄这么多年,没有人当兵,就是因为周家庄有钱、有地位,州县衙门不会专门上门来征兵,就是对周家庄意见很大的毛开胜,也不敢贸然到周家庄征兵,好男不当兵,这是大周稍有脸面的家族共同遵守的原则和底线。普通百姓家庭就没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移民动作很大,淮扬郡内的淮扬县以及德庆、宣河、来峰、利都等县都不好实施,只能在永江和万顺两县来想办法。永江和万顺两县,人不多,耕地也不多,牵涉面不大,两县的40万亩耕地,足够征边军军士的家眷了。

“世平,万万不可,此举动作太大,且不符合朝廷体制,再说了,数10万人的搬迁,哪里能够保持风平浪静,万一出现问题,三叔也保不了你啊。”

周宗平苦苦相劝,坚决不同意。

“大人,下官以为不妥,这永江县和万顺县虽然人丁不多,可耕地、山林各有其主,仅仅办理各项手续,便是天大的麻烦,再说,巡抚衙门和朝廷是何意见,也未可知,大人一心为公,下官敬佩不已,下官以为大人需慎重。??”

蒋义宏苦口婆心。

。。。。。。

周世平更加坚定了决心,之所以迁移军士家眷,主要是考虑这些人来了后,便会生根,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不会离开,而淮扬郡需要付出的,是将永江和万顺两县40万亩耕地、山林悉数收回来,划拨给这些军士家眷。应该说,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但是其所起的效果不可忽视:首先,解决了征边军的后顾之忧,每户家庭得到10亩以上的耕地和20亩以上的山地、山林,一年下来,吃饭问题解决了;其次,数年内,边关的防御将得到极大改善,将士们的家人在这里,任谁都要拼命保护,辽军短时间内休想打任何主意;再次,大周边关牢固,内部可以休养生息,加紧建设,增强实力,为统一中原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便是淮扬郡将彻底改变贫穷落户的面貌,飞速发展之势指日可待。

周世平早已经详细写了奏折,上奏到巡抚衙门和朝廷,另外,他给父亲写信说明了情况,如今不能耽误了,没有时间了。

周世平离开州衙,到征边军军营,足足呆了5天时间。

12月25日,周世平返回州衙。

柳牧钧带领所有州衙官吏出城10里迎接,知州大人的决定州衙上下都知道了,所有人都为此事担心,知州大人到征边军军营时,柳牧钧和众人还以各种方式苦苦相劝,不过知州大人决心已定,众人也不多说了。

周世平离开的5天里,柳牧钧、蒋义宏早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主要是涉及永江和万顺两县耕地、山地、山林回收、人员迁移问题,两县只有2800人,迁移难度不大,可是土地问题不好解决,必须要将田契收回来,有的人户,早不知搬到哪里去了。

12月26日,周世平接到了父亲的来信,看完父亲的信,周世平嘴角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功夫不负有心人。

州衙气氛很沉重,周世平明确感觉到众人很是担心,不过,事情已经开头了,没有退缩的道理,在征边军军营,自己和廖坤波大人也是反复磋商,慢慢磨合,好不容易达成共识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柳大人,你负责钱粮开支,我意如此,自永江、万顺搬出来的2800人,悉数安置到淮扬郡,每人补助10两银子,算作对房屋、土地的补偿,征边军家人,凡搬迁到永江、万顺县的,每人发给1担粮食,州衙要开设粥场,搬迁之时,保证人人有饭吃;蔡大人,你负责秩序维护,搬迁涉及人员众多,2100府兵悉数由你调遣,我意蔡大人在永江、万顺两县巡护,防止出现闹事和趁火打劫之徒;蒋大人,你负责永江、万顺两县的人员安置,此事最为繁杂,州衙吏员,抽调100人归你指挥,永江、万顺两县官吏,亦要全力投入其中,你代表州衙全权负责,凡搬迁来的军士家眷,首先划拨10亩耕地、20亩山地,免税一年;刘大人、齐大人、范大人,你们负责联系征边军军营,以刘大人为首,本州和征边军指挥使廖坤波将军已经商议,廖将军负责派出军士联络将士家眷,能够搬迁来多少人,何时能够搬迁,如何辨别家眷身份,都是你们去联系。李知县、刘知县,你们是永江、万顺两县知县,一定要举阖县之力,安置好征边军家眷,诸位,此事乃我淮扬郡最大的事情,我等要齐心协力,万不可误时误事。时间很紧,开春以后便要春耕,误了农时,搬迁来的征边军家眷便会成为淮扬郡的最大负担,至于朝廷的怪罪和弹劾,本州一力承担,诸位尽力做好本质事务就是了,拜托了。”

“此外,柳大人,一定要考虑官吏的生活,从即日起,州衙官吏悉数补助钱粮,俸禄照发,每人每天补助1两银子,不过,对于办事不力、贻误事情者,坚决开革。至于在座各位,我意每人每日补助10两银子。一直到搬迁之事大体结束。从即日起,至明年3月10日前,诸位,时间不多啊。”

柳牧钧听得直咬牙,知州大人太舍得了,今天的9人,每人要1000两银子的补助,加上州衙100多吏员,2万多两银子就没有了,还不知道搬迁的效果如何啊。

“柳大人,至于其他需要开支的地方,你自己决定,需要购买粮食的,可以和德庆县周知县联系,德庆县还有粮食,该开支的地方一定要开支,该节约的地方也要省省,还有,我要到京城去述职,我离开这段时间,州衙日常事务由柳大人负责。”

周世平根本想不到,他的这个举措,不仅仅对大周朝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影响到了大辽、大夏的决策,不过那是后话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