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 那五十载不会再有了

禄东赞的大笑声还回荡在大帐之外,前方有人喊道:“唐军突袭!”

禄东赞说道:“小股人马罢了,无需担忧。”

“是小股人马!”

前方再度反馈。

禄东赞回身进去。

有人听到他低声说道:“竟然和我一般想法……”

……

“此战没有花哨。”

贾平安也在召集众人议事。

李弘坐在上首,但他知晓自己的能力,所以只是以学生的身份旁观。

地图就挂在墙壁上,贾平安用树枝戳戳疏勒城周围,“这里三面环山,但无法藏兵,所以此战便是硬碰硬。”

“硬碰硬如何打?”

高侃在看着贾平安。

当年他酣畅淋漓的一战击败敌人后回到了长安,引得不少人瞩目,随后各种邀约。

人可以清高,但不能孤傲。

他推辞了各种宴请,参加了马毬。

就在一次打马毬的过程中,他认识了贾平安。

那时他还是个少年,和一群长安浪荡子弟在一起厮混,里面有皇族少年,有无赖子……

那一次贾平安的一番话让高侃有些激赏,但也仅仅如此。他觉得这个少年不出意外的话将会在宦海里苦苦挣扎,多年后再见时,可能都认不出了。

但后续的贾平安却让他刮目相看……

直至此刻,贾平安站在上面指导战局,而他坐在下首倾听。

人生际遇啊!

高侃微笑着。

“敌军接近三十万,这是吐蕃人,所以我要求你等抛开轻敌的想法,这很危险。”

“我军以五万府兵为核心,仆从军只能敲边鼓,譬如说防守侧翼,正面靠不住。”

众人心中一凛。

“吐蕃人悍勇,这一点想必你等应当有了初步了解。”

贾平安看着众将,想到了长安。

长安的君臣大概也在焦虑的等待着这边的消息吧。

这一战堪称是决定大唐和吐蕃未来战略态势的一战。

大唐胜,则一往无前。

吐蕃胜,将会横扫安西,进而攻击吐谷浑,窥视陇右道。

一胜一败,双方的战略态势将会发生从未有过的大变。

“要对麾下有信心。”

贾平安说道:“这是国战,我的要求是什么?听令!听令!最后还是听令。你等有疑惑此刻可提出来,我一一分析,战时若是谁敢质疑我的军令……”

贾平安目光森然,“无论是谁,杀无赦!”

众人凛然应了。

“我就算是让你等往万丈深渊里跳,也得给我跳下去!就算是让你等往刀山上冲,谁敢慢一步,杀无赦,斩立决!”

这话杀气腾腾的,连李弘都为之一凛。

“捷报!”

外面有人欢喜的高喊,“殿下,国公,我军大捷。”

“进来说话。”

贾平安坐下。

一个军士进来,行礼后说道:“刘总管领军出击,半路遭遇敌军两万……”

众人都看向了贾平安。

两头老狐狸啊!

“眼看我军大胜,敌军伏兵一万夹击……”

高侃的眼皮子在狂跳。

“李长史领军出击,击溃敌军,随即一路追杀到了敌军大营外,李长史不听刘总管相劝,冲杀了进去,杀敌百余撤离。”

李弘回头,心想舅舅竟然和禄东赞想到一处去了?

禄东赞人称老狐狸,舅舅难道……

高侃摇头,“禄东赞手段高超,否则也不能以权臣的身份掌控吐蕃多年。出发前老帅们担心的就是此人的手段,没想到……”

裴行俭的眼神都不对了。

“旗鼓相当的一次谋划!”

但这给了众人强大的信心。

众将随即告退。

李弘没走。

“舅舅,禄东赞也是如你这般想的吗?”

他从未见过这等思维碰撞,至今依旧震惊。

“大军厮杀最忌沉寂。”

贾平安说道:“大军沉寂士气就会跌落,所以我令人出击袭扰……你蹴鞠之前的拉伸就是这个意思。”

“热身?”

“对。”

贾平安陷入了沉思。

李弘从侧面看去,见他呆呆的看着虚空,仿佛那里有无数金银。

原来舅舅也并非是向外面展示的那么轻松,他也在殚思竭虑的思索。

……

凌晨。

贾平安昨夜睡的早,起床后精神抖擞。

“国公,有家书。”

大军远离长安万里之遥,家书就和金子般的珍贵。

家书是通过补给传递来的,和许多物资混在一起,看样子昨夜整理了许久才整理清楚。

贾平安洗漱完毕,点燃蜡烛,就坐在台阶上看着书信。

第一封信来自于家中。

依旧是兜兜执笔,看着那熟悉的字迹,贾平安不禁微微一笑。

——阿耶,家中一切安好。

不知从何时起,书信往来第一要务就是报平安。

——暑假前大兄得了学里的夸赞,学里的先生说是上门家访,大兄婉拒了……

悲剧!

贾平安不禁笑了。

——二郎依旧很欢乐,三郎依旧闷闷的。

——大娘忙的不行,竟然和阿娘吵架。

当家男人不在,两个女人心中担忧,却无处发泄,于是吵架就成了有益身心的活动。

——我很乖,阿耶,你何时能回来?

贾平安心中柔软,小心翼翼的把书信收好。

第二封信来自于高阳。

信中高阳说了自己的近况,很是大大咧咧。

夏季高阳出门多是打马毬,想想一群贵妇顶着烈日策马挥击,让贾平安想到了后世自己顶着酷暑踢野球的经历。

——大郎如今越发的沉稳了,也交了朋友,隔一阵子就出去和朋友玩耍。

孩子们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世界。

贾平安感受到了高阳的一丝惆怅。

作为父母,看到孩子渐渐脱离对自己的依赖,心中既欣慰也惆怅。

第三封信……

竟然是新城。

贾平安笑着打开书信。

——小贾,长安的天气不错……

小白花就没有高阳那等敢爱敢恨的气质,怒了就用小皮鞭狠抽,连李义府都被她追杀过;爱了就敢主动推倒贾平安。

——有人说禄东赞此人狡诈,不过皇帝说你更狡诈。

对禄东赞的评价很中肯,但长安有资格评价禄东赞此人的不会超过十人。新城竟然得了这个评价,必然是她主动去请教的结果。

而皇帝说贾师傅更狡诈,这是褒奖,但也不会平白无故的说出来,只有新城主动去询问的一种可能。

小白花用这等隐晦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相思之情。

——小贾,我想你了。

贾平安抬眸看着天空。

晨曦在天边若隐若现,空气中已经多了一些生机,清新之极。

贾平安双手抱膝坐在台阶上,就这么平静的看着晨曦缓缓蔓延。

……

修整过后的第一日,双方开始用斥候来试探。

阿史那波尔大清早就被拎了过来。

“此次斥候和游骑由你部负责,可能压制住吐蕃人?”

贾平安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道。

然后抬眸瞟了他一眼。

阿史那贺鲁心中微颤,“定然能。”

“那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贾平安颔首。

随即双方爆发了斥候大战。

“这只是热身。”

贾平安很镇定的在弄火锅。

突厥人拼命了。

“我只要胜利!”

阿史那波尔坐镇后方,亲自指挥此次斥候大战。

他的身前倒下了五个将领的尸骸。

那些突厥人看到他那铁青的面色时,都不禁打个寒颤。

能把阿史那波尔逼成这样的唯有贾平安。

但不逼突厥人就不会卖力。

“想摸鱼,还早了些。”

贾平安在吃火锅。

“兄长你不吃牛腰子?”

“这个家伙事好,牛的家伙事肉多。”

外面厮杀正酣,这里热气缭绕。

……

“大相,突厥人发狠了。”

禄东赞丝毫没觉得奇怪,“贾平安盯着他们,大战当前谁敢保存实力,被他一刀剁了也是白剁,还得了一个坏名声。”

他抬头说道:“御人也是名将必备的能力之一。不能御人,如何能让大军如臂使指?”

众人凛然。

禄东赞缓缓喝了一杯茶。

“我们的人该出发了吧?”

一个官员说道:“我们的人已经混进去了,就等着时机和弓月部的头领见面。”

禄东赞叹道:“突厥人不死心,他们依旧想重现当年的辉煌。阿史那波尔对我们有好感,那是假的。他只是权衡利弊,觉着跟着我们更有可能实现他的梦想,而跟着大唐他此生再无看到突厥再度崛起的那一日。”

由此可见,在突厥人的眼中,大唐依旧比吐蕃更强大。

禄东赞说道:“这是此战的关键,拉拢了弓月部……一旦战时他们能反戈一击,此战胜败何须多言?”

布金问道:“若是阿史那波尔不答应呢?”

禄东赞平静的道:“那是死士!”

……

阿史那波尔身心俱疲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他没有效忠大唐的心思,从刚开始就想摸鱼。

但贾平安一眼就看穿了他的打算,二十鞭算是一次提醒。当众被鞭责让他羞怒不已,但他能如何?

叩叩叩!

“进来。”

阿史那波尔的亲兵进来,“有人求见,不认识的人,说是有要事。”

来人进来了。

他一直低着头。

阿史那波尔皱眉,“你是何人?”

此人穿着突厥部的军衣,但居然敢不抬头,让阿史那波尔心中一动,就握住了刀柄。

“我来此是想问可汗,可想重现当年的辉煌?”

阿史那波尔一惊,拔刀起身,“你是何人?”

来人抬头,一张普通的脸,微笑道:“我奉命而来。”

“谁的令?”

“大相!”

阿史那波尔下意识看看门外,狞笑道:“禄东赞想说什么?”

“你并不是立时令人拿下我,可见心中对大唐不满。”

来人说道:“大相说了,此战吐蕃必胜,一旦取胜,吐蕃将会横扫安西,包括弓月城等地。你想做溃兵中的一员,还是想带着麾下一路去招揽部众,重新竖起突厥的大旗?”

阿史那波尔心中一惊,“我若是杀了你……”

“我还有同伴在外面。”来人从容的道:“若是你杀了我,我的同伴就会喊叫,说你和吐蕃勾结……要知晓贾平安此人狠毒,若是知晓了此事,你觉着他面对一具吐蕃人的尸骸出现在你的房间内会作何想?”

……

第二日,斥候大战更猛烈了。

“突厥人很卖力。”

李弘也渐渐学会了许多,从战报上获取消息,随后和贾平安请教。

贾平安说道:“这是气势之战。”

第三日依旧如此。

斥候战不断,不时有对方的斥候突袭到大营外耀武扬威,哪怕被乱箭射杀也毫不畏惧。

这就是气势!

第四日。

斥候战突然消失了。

双方的斥候在中点附近盯着对方,不许对方突破到己方大营之外。

“这是遮蔽。”

贾平安在教导太子。

“沙场征战最要紧的便是消息的获取,若是能获取敌情,又能遮蔽战场,如此战场就如同对你单方面透明。你能知晓敌军的动向,而敌军却弄不清你的手段,如此便拿到了先手。”

李弘点头,默默记住了这些。

“随后呢?”他问道。

贾平安微笑道:“随后便是……大战开始!”

……

第五日。

清晨,李弘起床。

从到了疏勒城后,他就拒绝了曾相林等人的伺候,自己料理自己的一切。

曾相林心中发酸,觉得自己越发的没用了。

起床后操练。

这已经成习惯了。

跑步,随后练习刀法。

吃完早饭,李弘去寻舅舅。

贾平安的屋子外面此刻站着一群将领。

“见过殿下!”

众人行礼。

“国公才将起床。”

呃!

舅舅那么懒的吗?

李弘发现将领们都神色轻松。

是了!

主将这般做会让麾下感到他的自信。

大战之前我依旧能睡个懒觉,你们还担心什么?

李弘推门进去。

贾平安正在洗漱。

吃完早饭后,他甚至叫人给自己弄了一杯茶。

此刻天色依旧昏暗。

贾平安坐在屋子里,静静的喝着茶水。

李弘坐在他的边上。

贾平安放下茶杯,说道:“从一开始我就知晓吐蕃将会是大唐最大的威胁。”

“从何时开始?”

“从第一次去叠州开始。”

“大唐要想持续强盛,向西是必然的。商路需要维系,安西都护府需要保持安稳,并盯着波斯方向的大食,这一切都是大唐的生命线,可这条生命线却在吐蕃人的眼皮子底下,若是不击垮了他们,大唐谈何发展?”

李弘想到了舅舅多次提及的大食。

以及多次提及的吐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高祖皇帝的责任是推翻前隋,建立大唐。先帝的责任是击败突厥,稳固大唐国势。而当今陛下的责任是在这些基础之上,扩展大唐的国势,清扫周边威胁,为子孙营造一个更好发展的空间。”

贾平安看着李弘说道:“你要看着这一切,以后你的责任是什么,我想该让你自己去思索。”

李弘用力点头。

贾平安起身。

徐小鱼等人带着甲衣来了。

贾平安伸开双手,目光平静的看着外面的众将。

甲衣披上,横刀佩戴在腰间。

贾平安大步走了出去。

“见过国公!”

众将行礼。

贾平安颔首。

“跟着我。”

他从未有过的热血沸腾。

这个大唐最大的外患便是吐蕃。

从立国开始,吐蕃就在盯着大唐,寻机撕咬一口。

历史上他们和大唐在陇右和安西征战百年,吐谷浑落入他们的手中,陇右变成了第一线。

随后吐蕃盯住了安西,不断侵袭,最终攻占安西。

此刻吐蕃的战略态势从未有过的好。

随后就是不断拉锯,今日吐蕃攻占安西,明日大唐夺回安西,就这般反复拉锯,直至大唐在安西的基础渐渐稳固。

但安史之乱后,慌不择路的君臣想到了能以一己之力镇压西域和吐蕃、大食等庞大势力的安西都护府,于是一纸调令,调集了安西、陇右、北庭、河西等当时大唐最为精锐的边军入援。

这些援军渐渐消散在了无穷无尽的内战中,而吐蕃趁势出手,切断了河西走廊,由此安西都护府就成了孤军。

五十载!

远离大唐五十载,但安西人却一直在守护着大唐的安西,直至五十载后,最后的荣光随着白发一起凋零……

贾平安步履稳健,他抬头看看东方的微光。

这是大唐的安西!

我来此作甚?

他想到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

他带着众人走在了长街之上。

许多百姓默默开门,一家子站在门外看着他们。

这是吐蕃和大唐之间从未有过的碰撞。

一个妇人嘀咕道:“说是有三十万呢!我们可能胜吗?”

边上的老人低喝,“闭嘴!”

妇人不服,“阿耶,我们人少。”

老人骂道:“人少又怎地?大唐男儿哪一战不是以少胜多?看看这些人,哪一个惧怕了?就算前方全是敌军,他们依旧这般冲出去,怕个鸟!”

老人牵着孙儿的手,揉揉他的头顶,“五郎可怕吐蕃人吗?”

孩子摇头,“不怕!”

无数百姓默默站在家门口,看着他们一行人缓缓走向城门。

贾平安一直在想着一个问题……何为汉唐!

看着这些默然却目光坚定的百姓,他想到了以后。

当这里变成一座孤岛后,这些百姓依旧源源不断的在生产,在打造兵器,把自己的儿孙送去军中。

没有人低头。

五十载!

从未有人低头!

这才是汉唐!

贾平安走到城门外,回头看了一眼。

“那五十载,不会再有了。”

……

求月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