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 挖井

李恪理解岑文本的担忧,想了想组织了一下语言说道:“岑师,可否知道,我们常见的水源之中,除了河流之外,还有一个地方拥有大量的水源,它无所不在,而且几乎取之不尽。”

“无所不在,还取之不尽?”

有么?岑文本感觉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够用了,如果真的有这种地方,为什么百姓不拿来浇灌。

岑文本疑惑的看着李恪,而发现李恪的眼神却直勾勾的盯着脚下。岑文本灵光一现,恍然大悟脱口道:“井水?”

李恪点了点头道:“岑师一语中的,正是井水,不过孤将其称之为地下水。”

李恪想起后世,那铺天盖地的各种机井,抽取地下水灌溉才是主流,单凭河水,那能够浇灌多少田地?

“地下水?位于地表之下的水源的确是很形象!”岑文本点头道。

的确这种水源的确是无所不在,而且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井水我是知道,但是打一口井十分的困难,而且单凭一桶一桶的提水,想要浇灌田地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岑文本希冀的眼神瞬间黯淡下去,虽然找到了水源,但是却不现实。

岑文本摇摇头说道:“岑师莫要先急着否定。孤在骊山别院附近正在试验一片旱田,孤正在进行一项实验,是否能行,到时候一看便知。”

骊山虽然离长安城近,但是确实真真确确的下等田,产量低不说,而且还尽是山地,没发灌溉,要不当初李恪也根本不可能轻易的将此地得到手。

【讲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阅读看书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 安卓苹果均可。】

“哦!”

岑文本蓦然眼中精光一闪,作为李恪的老师,他自然知道李恪并不想表露出来那样玩世不恭、放荡不羁,而是内藏锦绣、富有韬略,更善长格物之术…

看着李恪那自信的面容,岑文本心中的担忧一点一点的,消失,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狂喜,如果汉王殿下这次真能够解决旱田的灌溉问题,那他在关中的声望将达到顶点,夺嫡之事将更进一步…

如果这种解决旱地之法能够推广的话,那不仅关中百姓的福气,而是天下百姓的福气,从此以后,大唐就再也不怕旱灾了,与此同时,李恪的威名也将传遍大唐的大江南北。

李世民听到这里,再也坐不住了,也不计较李恪刚才的顶撞之语了,立即拉着李恪就往外走。

“父皇,你拉儿臣去什么地方?”李恪惊呼道。

“当然是去骊山,不然去什么地方?”李世民冷声道。

“啊!父皇,儿臣还没来得及用膳呢?”李恪不满道。

“用个屁膳,再敢多言,当心老子揍你!”李世民狠声道。

李恪闻言,只得乖乖认怂。

急迫的李世民直接用金吾卫开道,一路上畅行无阻,没多久就到达了骊山脚下,再跟随李恪走过一条山路便来到了试验田。

此时的骊山试验田,人声鼎沸。

李世民一行人来到骊山试验田外的水池旁,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五个巨大的水车整整齐齐的陈列在水池旁。

“哗哗哗!”

每个水车两名壮汉都在用力的踩着水车的踏板,每一次用力,都会有大量的池水从水池中汲出来。

水车的出水口哗啦啦的淌个不停,奔腾的水流,围着池塘淌了半圈,再次流入水池之中。

“好大的出水量!”一旁的长安城百姓惊呼道。

相比于传统的筒车,水力翻车的出水量要大得多,那也意味着灌溉的效率要高得多,而且价格相对持平,有条件的百姓,当然对这些水车心动。

“这个池塘乃是无源之水,如果不重新将水流回去,恐怕一天时间就会将这个池塘抽干。”李恪指着水车对着解释道。

李世民满意的看着眼前的水车,同时也证实李恪之前的话并没有夸大其词,这个水车的确是如他所言的那样先进,操作方便,而且出水量大。

有这个水力翻车珠玉在前,这让李世民对李恪所说的能够汲取地下水的工具更加的期待了。

“恪儿,快带父皇去看你那所谓的实验田!”李世民一脸急迫道。

“父皇请随儿臣来!”李恪道。

……

骊山试验田中。

四个汉王府家奴围成一圈,中间一个大约长一丈铁棒,铁棒的底部乃是一个长一尺半,直径半尺的圆筒,圆筒的底部仿佛被利器斜斜的切去了一半,留下尖尖的头。

这是后世农村八十年代常见的打井提土的工具,李恪将图纸画出来,汉王府的能工巧匠很轻易的将其打造出来。

一人手拿两个手臂粗木棍,粗大的麻绳两头系在木棍的中间。麻绳一遍又一遍的缠住了铁棒,直到顶住了木棒,恰到好处的将木棍分成四个半截,每一截各朝着一个方向,另一人手持一头,到此一个简易的打井工具已经完成。

“嘿!”

在一位老者的指挥下,四位年轻人将圆筒的尖头借助木棒之力,掼向已经早已经浸湿的地面,一次次的用力,将湿润的泥土实实的填入圆筒之中,每一次将圆筒提出,总能带出一筒的泥土。

很快,一丈长的铁棒用肉眼可见的速度没入地下,等到铁棒一直没入到胸口高的时候,老者又拿起另一根一丈长的铁棒接上去,下压,提土的步骤再一次重复。

“出水了!”

古代的地下水位很高,哪怕现在已经干旱至极,当第一根铁棒刚完全没入土下,再一次提出来的泥土已经有了稀泥状态,这是出水的征兆。

出水之后对于提土有一定的影响,泥土的硬度也相应的软了很多,很快第二根铁棒也没入地面,第三根铁棒再次连接上。

直到第三根铁棒完全大部分没入地面,打井工作才渐渐到了尾声,一口深三丈的深井在短短的半个时辰就已经打造完成。

看着眼前的打井速度,房玄龄和李世民也是目瞪口呆,在古代打一口井,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一口好井要先挖土,然后再从旁边挖一个斜坡通道,通往地下,而且也不能太深,太深了一来容易缺氧,二来,这个时代的水位很高,根本没法从水下挖土。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