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第四百三十五章:天道

天歌说:“这种东西哪能吃得了呢,根本就看不见的东西,谁能证明得了,这孙休也是太过无聊了!”

俊彦太子道:“看到看不到,没关系,有时候其实不用眼睛看东西,而是用心心看到的才是真实眼看,不见得是真的呀!”

天歌说:“让我们连自己的眼睛都不能相信了,还能相信什么呢……”

俊彦太子定定的看着天歌道:“相信自己的心,用感受,用心去看事物,你心中所想便是真实……”

天歌突然感觉,自己的心怦怦跳起来,这才想起,怎么回事,也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护家小姐也干的,是服务行业见的过的人也多的去了,看自己眼神看的雾里看花的那种神情也多的很。怎么就俊彦太子,看自己,说要相信自己的心,就这么跳的激动起来了呢!

天歌甩甩头,不敢去想,便打岔道:“太子殿下孙休后来证明出来没有?”

俊彦太子,见天歌好像有点神情奇怪,便收回眼神,回道:“孙休再三追问。巫师才说:“实在是没看到鬼,只有一只鹅立在坟头,所以我也不敢说。我怀疑是女鬼变化成白鹅的样子,想等一等看女鬼现出原形再说。”很显然,这巫师通过了孙休的测试。”

天歌笑道:“呵呵,其实,在三国之前,能视鬼的人已经成功地进入公务员序列,为官府甚至皇帝提供咨询服务。”

俊彦太子道:“据《还冤记》记载,汉武帝时,权臣田蚡设计陷害政敌窦婴、灌夫,后为冤魂报复,“一身尽痛,若有打击之者。……天子使祝鬼者瞻之,见窦婴、灌夫共手笞蚡,蚡遂死”。这里提到的“祝鬼者”就是能视鬼的人。在隋唐时期,视鬼人甚至能干涉朝政。”

天歌说:“看样子,在外人看来,能看见鬼是很炫的一件事,但对他们本人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因为他们看到的并非孤魂野鬼,而是鬼世界的熙熙攘攘。”

俊彦太子道:“《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中,一位是贵人介绍说:“鬼亦恒憧憧扰扰,若有所营,但不知所营何事,亦有喜怒哀乐,但不知其何由。大抵鬼与鬼竞,亦如人与人竞耳。”面对与人类世界一样纷繁喧闹的鬼魂世界,看见,反而也许是一种困扰。前面提到的胡宝瑔,为了避免那个世界的鬼找他说情,有时经过祠庙,竟然要用扇子遮着脸,假装没看到对方。”

天歌笑道:“大胆猜测一下,当那些视鬼人同时与两个世界打交道时,会不会生出这样的念头: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他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他们的。对于现代人来说,无法看见的鬼却像王阳明所说的岩中花树一样,“原不在你心外”。所谓人生路上的“保险箱”,无非是指不出意外、不受挫折、不经病痛、不遇灾难。但实际上这样的好事,这样的“保险箱”真的存在吗?”

俊彦太子道:“《道德经》中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当我们心中迷惑于“我都修炼了”或“我是不是学用了《道德经》就能免灾、就能一世无忧”时,我们仔细思考一下《道德经》中关于福祸的辩证,我们就会发现所谓福祸其实是相生相伴的;是相互转换的;是有和无的对立统一;是万事万物的正反两面,本来就是分不了彼此的一件事。”

天歌说:“我们不可能只接受对我们有利的事情,而掩耳盗铃地回避我们不愿看到的事情。《道德经》中告诉我们事物有两面性即“有和无”是“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是“有无相生”和“有无相对”;是“反者道动”;是“正言若反”。任何修炼的方法和法门,都不可能让我们不劳而获或一劳永逸地只得到幸福而不去承受灾祸。在我们追寻“大道”的踪迹时,也应该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既要享受所谓幸福,也要试着接受甚至享受生命中的每一次磨难和痛苦。“高意识思维”是我们解惑的不二法门。”

俊彦太子道:“天道、大道有一个很大的规律,就是“平衡”,也就是“因果”。不管是“平衡”还是“因果”都明确了一点:付出了就会有回报。也可以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包括我在内,以前其实对此是有异议的,真的“善恶有报吗”?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事例让我们困惑和不解。有的人坏事做尽,可是恶报在哪里?我们没看到。也有的人一生造福他人,可却孤苦一生。报应在哪里?天道公平吗?其实这是一个伪命题。之所以我们会产生这样的困惑是因为我们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时间段。这个时间段可以是一个月,可以是一年,可以是一生一世,当然也可以是跨越我们想象的超越一生一世的存在。就如同我们仅仅是在一天内去评判一个人的因果,显然是不全面的、不公平的。因为他今天所做的事可能明天,甚至明年才会得到相应的果报。同理,我们在人的一生一世中去评判一个人的因果,是不是也存在相应的不全面呢?这一点值得我们深思和探讨。”

天歌说:“所以呢?”

俊彦太子道:“所以,所谓修炼应该是让我们更好地调整好我们的内心;更清醒地认知我们的生命;更全面地看清事物的本源;更好地做一个最好的自己。而不是片面地追求只能遇到好事,不能遇到坏事;更不能认为自己修炼了什么就不会遇到灾祸了,这是不科学也是片面的认知。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遇到好事,什么时候会遇到坏事。但是,我们能够控制自己只去做好事,不去做坏事。我们也不要去计算做多少好事能得到多少回报,这种功利性的“有为”之心不能要。学用《道德经》的根本是为了“服务大众,回馈社会”。我们只要抱着这样的初心去积极地做就是了,不去计算和计较得失即是“无为”。当我们不为自己而“一心为公”的时候,我们自然会感受到大道的回馈,这种回馈不仅仅是什么“保险”,而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与人己愈多”;而是“死而不亡者寿”;而是真正的天长地久。”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